钱学森读后感_读/观后感作文1200字以上

  1、读《钱学森故事》有感_名人事迹读后感1000字

  最近,我读了“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传记《钱学森故事》,这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感动。书中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钱学森对祖国的热爱。这与他身为中国GCD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密不可分的。

  在得知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立刻的要求回到祖国。美国ZF设下的重重关卡根本无法阻止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渴望。为了回国,他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他多次接受各种审问,被特务随时跟踪,甚至成了南太平洋岛上的无辜囚徒。但他义无反顾。钱学森机智地与特务周旋。在美国ZF问及钱学森忠于什么国家时,他义正言辞地回答:“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

  钱学森就是这样坚定地热爱着祖国。在美国,甚至他的梦里都是祖国的身影。而回到祖国后,他报效中华,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因他而掀开了鸿篇巨制的序幕。

  像钱学森这样热爱祖国的人还有很多。

  《钱学森故事》带给我的最突出印象和强烈感动,是爱国主义者的情怀及其铸就的精神高地。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其精神化作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成为一种象征,而值得永远学习。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这就意味爱国是一种情结,是一种价值观念,是检验一个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尺度。我们完全可以肯定,中国越是发展,越是需要钱学森那样的爱国主义精神。一部中国近代史充分证明,一个国家的兴起和没落,一个民族是否赢得其他民族的敬佩,很重要的是赖于民族精神力的提升,赖于整个民族形成强大的内聚力,也就是说中国要走向世界,需要经济的强大,但是一个民族没有了精神,有肉无骨,即使表面再强大,都不能抵挡外部的轻轻一击。这也是弘扬钱学森爱国精神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所在。所以,当我们真正读懂钱学森的人生价值观之时,也便认清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找到了成就人生的途径。尽管钱学森已经登上时代的巅峰,让人仰视而难超越,但不失向其学习的重要。因为,我们学习英雄虽然不能复制和成就一个新的英雄,但至少让我们最大限度地避免庸俗,避免沉溺于物欲而失去方向感。这大概就是我们读《钱学森故事》,学习钱学森精神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钱学森一生所蕴涵的深刻的历史启示,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教育。例如,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尤其在民族危亡的关头。百年来的中国饱经苦难,生于忧患的钱学森的生命轨迹必然与民族的历史紧密相连。党和祖国的需要就是钱学森的选择与责任,也应当是我们的选择与责任。又如,中国的科技的发展必须要走自己的道路。钱学森1955年归来,几乎经历了新中国科技尤其是尖端科技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力尚弱的情状下,集中全国之力,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家,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之路,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钱学森手稿读后感

  最近我读到一本好书,即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钱学森手稿》。这本书是钱学森同志的学生郑哲敏送给我的,他是这本书的主编。郑哲敏同志告诉我,学森同志当年在美国长达20年学习和工作的手稿,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钱学森在美国的同事和好友弗朗克·马勃教授,在学森匆忙回国以后,细心收集、整理并长期妥善保管,于上世纪90年代送给我国的。这是一份难得的世界科学精神的宝贵财富。我虽不懂得英文,也不懂得力学专业知识,但看到学森同志当年做学问时写得清秀流畅的一串串英文,工整严密的数学公式推导,大量复

  杂的数值计算,严格规范的作图制表,再加上编者通俗易懂的中文说明,使我看到了在《手稿》中所体现的闪闪发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它使我这个曾经在科学战线工作过的老人,边读边想,勾起我许多美好和幸福的回忆。

  美好的回忆

  记得我与钱学森同志第一次见面,是1956年春节后在北京阜成门外的西郊宾馆。当时有200多位科学家聚集在那里,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研究制订我国12年科学规划,即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我作为郭沫若院长的助手,主持中国科学院的日常工作,并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秘书长。刚一上任,陈毅元帅就谆谆告诫我:“各学科的负责人,是科学元帅(意为科学大师),绝不要从行政隶属关系来看待,要从学术成就来看待。尊重科学,首先要做到尊重学者。中国的科学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一定要重视发挥科学家的作用。”这段谈话对我教育至深,至今仍记忆犹新。它成为我在科学院工作的座右铭,也成了我与钱学森同志及众多科学家建立深厚友情的思想基础。

  当时,钱学森同志是力学所所长,还担任12年科学规划综合组组长。那年我42岁,钱学森同志长我两岁半。40多岁的他,身材不高,宽阔的脑门下,一双深邃睿智的眼睛,白静的脸庞透着秀气,思维活跃,知识渊博,离开祖国20年之久,仍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浓重的京腔京味,使我感到惊讶。他所作的关于核聚变的精彩报告,令人眼界大开,使大家看到了当时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

  在讨论制订规划的过程中,钱学森发言很积极,他用自己的智慧给规划出了不少好主意,特别是亲自主持制订的第37项任务《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我感到既志存高远又切实可行。郭沫若院长看后更是诗兴大发,当即挥毫赋诗一首:“赠钱学森———大火无心云外流,望楼几见月当头。太平洋上风涛险,西子湖中景色幽。冲破藩篱归故国,参加规划献宏猷。从兹十二年间事,跨箭相期星际游。”在规划完成后,又提出“四项紧急措施”,即计算机、自动化、电子学、半导体,包括落实这些措施,学森同志也是立了大功的。

  后来,我们在一起工作,更加深了我对他的了解。我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十分融洽。学森同志到国防部五院担任院长以后,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兼任力学所所长,对加强科学院和五院之间的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全国一盘棋和大力协同的精神,使科学院为配合“两弹一星”的研制,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迅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两弹一星”的国家,所以至今大家都很怀念那个时代。我和学森也成了好朋友。记得当时为选择我国第一个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基地,我和他一起乘飞机勘察选点。一次我到他家,他请我吃炸酱面,使我看到这位大科学家俭朴的生活,感受至深。又一次,我陪郭沫若院长一家、钱学森全家、还有裴丽生副院长一家、范长江一家游览西山,中午郭老请客。学森的夫人蒋英是艺术家,大家欢迎她表演节目,她即兴唱了一支陕北民歌“南泥湾”,赢得了大家的一片掌声。饭后又乘火车游览了官厅水库,五家人相处得非常愉快。

  转眼40多年过去了,我们都成了耄耋之人,我很希望有机会探讨他是怎样成为一位大科学家的,并把他那极其宝贵的科学精神财富传给后人。拜读了他的《手稿》以后,我初步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技术科学的强国之道

  在我和学森的接触中,经常对他的博学多才感到惊叹。他既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工程经验,这在科学家中是不多见的。但我过去并不完全知道,他是怎样成为一位科学帅才的。读了《手稿》我才明白,原来这位爱国的科学家为了祖国的复兴,在美国如何发奋努力,攀登技术科学高峰的。

  《手稿》的编者为了使读者了解钱学森,在书中附了“钱学森简介”,我也是读了“简介”才知道,他1911年12月11日出生在上海。父亲钱均夫曾到日本学教育、地理和历史。钱学森3岁时随父母到了北京。他在北京受到当时最好的中小学和家庭教育。1929年钱学森中学毕业,他为复兴中国,决心学工科,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铁路机械专业。1934年夏,23岁的钱学森大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美预备班,满载着中华文明的营养和科学救国的抱负,从上海乘船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飞机专业攻读硕士,一年时间就硕士毕业。1936年转学到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开始了他与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先是师生后是合作者的一段难得经历。冯·卡门的科研和教学实践充分体现工程科学(按照我国习惯,钱学森翻译为技术科学)的思想。钱学森在冯·卡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自己总结二战中雷达、原子弹等提高综合国力的经验,从中看到了技术科学是一个国家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关键。这一学科的主要之点是,摒弃过去科学和技术分离发展的弊端,在科学和技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结合在一起,使之变成机器,如火车、汽车、飞机等现实的生产力和战斗力,这就是技术科学。技术科学思想通过冯·卡门带到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钱学森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

  3、《钱学森》读后感

  在周末的时候,我利用空闲的时间把《钱学森》这本书给读完了。读完之后,我的感受颇深,让我觉得钱学森是一位伟人,他非常了不起,是一位爱国人士。

  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1949年10月1日的时候,新中国诞生了。当时任美国超音速实验室主任的钱学森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深深的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当他正准备回国的时候,却被美帝国主义用尽各种手段阻挠。

  当我读到“钱学森是中国人,我是中华人民”这句话时,我真的、真的深深地被他感动了。他这种强烈的爱国之心,实在是无人能比的。他放着高薪的美国实验室主任不做,却要回到刚刚成立的中国,当时让我感到有些不可理解。

  我继续往下看,原来他是要回到自己的祖国,用自己的知识和发明来报效国家,用自己的努力和创造使中国不再落后,他要用科学不断地造福祖国和人民。从这,可以看出钱学森对自己的祖国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在现实生活中,我觉得自己对祖国的认识和感情不够深厚,每当新中国的生日来临,我总是不太关心和在意。读了《钱学森》一书后,我发现自己做的真的是不好。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以钱学森为榜样,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胸怀祖国,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一个爱国爱民的好少年。

上一篇 2022年09月10日22时52分06秒
下一篇 2022年07月07日22时54分37秒

相关推荐

  • 如星子划过夜空作文_900字

      风,刺骨的寒风,夹杂着朵朵梅花般的雪,发出沙沙声响,降临在两年前的冬天。白色的晶莹的雪花,带着我小小的迷茫与困惑,飘然下着,下出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我的天空好像突然出现了一颗美丽的星子,划过我心中的夜空,使我豁然开朗起来。   那时,小小的我,希望自己能特立独行,固执地想着摆脱他人的帮助,以自己单薄的力量告诉别人,我能行。现在想想,实在是太固执了!而那时,我就是如此固执,并且一意孤行,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单薄,我的周围如同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那年冬天,落雪了,一片沙沙的声响。地上变白了,不沾一丝杂质的白,白得好寒冷,白得好凄惨。风吹呀吹,雪花跳起了自己的舞蹈,唱着耐人…

    作文 2023年06月05日
    11
  • 偷吃人参果读后感_读/观后感作文200字

      这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偷吃人参果》这篇文章对我很有感受。   文中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唐僧师徒来到了万寿山,然后到了五观庄前,明月,清风来拜见,并且从树上摘了人参果,给唐僧吃。唐僧不吃,只好明月清风在屋里吃人参果,在他们两个人吃的津津有味的时候被猪八戒看见,猪八戒给孙悟空说完孙悟空悄悄从明月,清风房间把金击子拿出,最后他们又跑到厨房,孙悟空把沙和尚喊来,一人一个人参果,但是他们结果还是请观音菩萨变回来。   读完书,我明白,吃别人的东西务必经过别人的同意。…

    作文 2023年06月05日
    11
  • 偷吃人参果读后感_读/观后感作文300字

      “偷吃人参果”这一集中主要讲的是唐僧四人翻山越岭来到了五庄观。在里面两个小童给唐僧吃“人参果”但是唐曾不实货就没有吃,猪八戒明白了,就叫大师兄孙悟空去偷几个来吃,偷好之后,把沙和尚叫过来一齐吃,吃完后两个小童明白了把它们痛骂了一顿,孙悟空十分生气,把“人参果树”打死了。   事后,他们逃走了。这下可闯下了大祸,要明白“人参果树”但是无价之宝,它但是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过三千年才能熟啊。   镇元大仙(五庄观的观主)明白此事后就把唐僧一行人抓了起来说:   “只有就活这棵树就能不受皮肉之苦并且还能和孙悟空结为朋友。”   就这样孙悟空求救了。孙悟空问了许多天兵天将都不能解救,最后才…

    作文 2023年06月05日
    11
  •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是什么意思?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成语造句和典故_1200字以上作文

      成语名称: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zhū bā jiè chī rén shēn guǒ,quán bù zhī zī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比喻吃东西狼吞虎咽,来不及细尝。也比喻看书做事贪多务得,实则无所收获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这奴才,‘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

    作文 2023年06月05日
    11
  • 人参果_小学状物作文100字

      人参果需要种植许多年才能结果。有在树上长的,也有土里生的。人参果是一种奇形怪状的水果。它的形状是心脏形或椭圆形的,颜色非常好看。   它的中间是白色的,两边是淡绿色的。刚刚成熟的时候,果肉是淡黄色,还有点紫色条纹。等到它充分成熟了,还有些淡雅的香气。   它的味道非常爽口,而且汁很多,风味独特。人参果不仅好吃,而且还有营养,含有许多种维生素。我非常爱吃人参果。…

    作文 2023年06月05日
    11
  • 缩写《五庄观行者偷吃人参果》_200字作文

      五庄观有一棵人参果树,上面的果子吃一颗就可以多活几万年。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五庄观,五庄观观主临走吩咐小童子只给唐僧拿两个果子,但是唐僧因为人参果长得像小孩不敢吃。猪八戒偷听到后,叫上猴哥偷吃人参果,孙悟空偷了三个与八戒、沙和尚分吃,还有一个打下来,落到地上遁入土中不见了。   第二天,小童子发现人参果个数不对,与孙悟空发生争执,孙悟空一气之下,把人参果树打得稀巴烂。惹了这样的大祸,师徒四人连忙逃跑,却被镇元子抓了回去。镇元子说,如果孙悟空救不活人参果树,他们就很难西去取经。孙悟空只得找来观音菩萨,救活了人参果树,才又重新踏上取经的路途。…

    作文 2023年06月05日
    11
  • 《偷人参果》缩写作文_五年级200字

      唐僧师徒四人风餐露宿,来到了万寿山上的五庄观,观中的两个童子说师父去讲经,交待他们用观里的人参果来招待他们,唐僧不敢吃,童子只好自己吃了。   猪八戒知道了特别想吃,怂恿悟空去偷果尝鲜。事情败露,被童子责问,悟空难忍毁骂,将树弄到。二童设计把他们锁入正殿。师徒们连夜逃走,被镇元子赶上。镇元子用种种方法惩罪他们,要孙悟空救活人参果树。   悟空为医活果树,拜见观音。观音与悟空俱来,复活果树,镇元子开了个“人参果”会款待观音和唐僧师徒,并与悟空结为兄弟。作者:汪旻纬…

    作文 2023年06月05日
    11
  • 读偷吃人参果有感_小学读/观后感作文200字

      今天我都读了《西游记》里的《偷吃人参果》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唐僧师徒来到一个道观,有一天孙悟空听见小道童说人参果的事,非常想吃,到了晚上孙悟空偷拿了金击子去偷人参果,没想到人参果掉到土里一个不见了,所以他们被冤枉多吃了一个人参果,孙悟空觉着自己受了冤枉,所以恼羞成怒毁了人参果树,道观的大仙把师徒四人和白龙马收到了袖子里,他们吃了很多苦,最后孙悟空找来了观音菩萨把树救活了,大仙原谅了他,还和他成了兄弟。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当自己犯了错之后一定要想办法补救,向他人道歉请求原谅,而不是采取更加错误的办法让事情变得更严重!…

    作文 2023年06月05日
    11
  • 有关人参果的作文:初尝人参果_300字

      :一件生活中平淡无奇的小事成了孩子下笔记录的趣事,令人捧腹,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初尝人参果》。   周末,爸爸妈妈带我一起逛超市。逛超市可是我的最爱呢!   一进超市,我们先来到水果区。看到一个牌子上写着“人参果”,我朝标签对应的位置看去,看到一个个圆圆的,白白的,身上带有淡淡紫色条纹的果子,大概有大人的一个拳头那么大。我拿起一个看了一看,挺漂亮的!闻了一闻,嗯,还挺香呢!心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人参果吗?不会就是《西游记》孙悟空偷吃的人参果吧?要是我吃了它,是不是也能长生不老,长命百岁了呢?不管怎样,我要试试!我缠着妈妈买了一个。   逛完超市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找出人参果咬了一口…

    作文 2023年06月05日
    11
  • 写读后感作文 偷吃人参果读后感_小学读/观后感300字

      师徒四人来到五庄观,因为悟空偷吃观内人参果,并推到果树,闯下大祸。被观中的镇元大仙发现,把师徒四人一齐拿住,困在观中。悟空为赔偿果树、搭救师父,走遍了三岛十洲,访仙翁,求圣老,寻觅起死回生药后,医治果树仙方。最后请来了南海观音菩萨,广施法力解救最后使人参果树死而复活,镇元大仙也与唐僧师徒言归于好,结为至交。   我想对悟空说:“下次就别发那么大的脾气了,说不定还会闯更大的祸,连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如来佛都救不了的祸。”   爸爸的话:   首先我要说,湄湄暑假练字效果很好,要坚持。可能是年龄太小,也可能是写作太少,时而会出现一些漏字现象。   我们成年人有一种感觉,一段时光不写作,就会感觉…

    作文 2023年06月05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