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相应的公共服务体系也愈渐完善。但与城市相比较而言,农村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却还是非常落后的。不仅需要国家投入更大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来支持农村广播电视的发展,而且还需要结合农村广播影视发展现状来构建与我国国情基本相符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广播影视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我国长时间以来都在致力于探索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该工作由于具有开创性的特点,在进程探索上我们既缺乏实践经验、又没有理论准备。想要使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建设有可供参考,我们必须要对既往经验做梳理、总结,探索规律,旨在以理论思路为借鉴,提出发展的战略思考和对策。基于此,国家广电总局出版了《中国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这一书,该术中对我国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的发展史进行了回顾,并对发展现状予以总结[1]。下面就结合本书内容,对我国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展开论述。
一、公共服务、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概述
公共服务主要的对象为公民及相关组织,是以公共资源、公权作为前提基础开展的一种社会生产性质的活动[2]。结合公共服务的内容、形式,可将其分成社会性、经济性、基础性三个类型,此外公共安全服务也是隶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就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而言,是公共文化服务当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目的是对民众所拥有的基本文化权益进行保障、继而实现。而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既存在公共文化服务的特性,又有独属于自己的规律特性。而对于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来说,它所开展的公共服务,主要是以广大农民作为针对对象的,是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需求、文化需求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其根本目标是致力于加强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以广播电视作为有效载体,采取影视、体育、文娱以及新闻报道等多样化的形式提供公共服务,综合来看,农村广播影视的公共服务是一项极具复杂性的工作[3]。
二、关于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现存问题的探索
1.存在于基础设施上的问题。保证基础设施的完备性,是使广大农民观看、收听广播电视的基础前提,同样也是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长期致力于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城市已经具备了较为健全的广播影视网络,一般城市用户都可以接收到上百套左右的电视节目,但是相比较来看,农村广播影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则有着很大的反差,大部分地区也仅仅是能接收到大约几十套甚至更少的广播电视节目,且存在信号不稳定的缺点。虽然长时间以来我们都在尽力去解决广播电视收听、观看难的问题,可对于那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来说,仍然还是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对比一些大城市来说,都已经进入到数字化广播电视的阶段了,进一步凸显出城乡之间广播电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
2.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完善的运行机制是能促进广播电视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也有利于使广播电视所具备的一切功能都最大化的发挥出来。之前由于我们使用的四级办广播电视遗留了管理分散、条块分割以及有系无统等很多不良问题,而之后采用的五级管理方法,又进一步扩大了四级管理的负面影响[4]。总结来看,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无法对网络、规划以及技术标准进行统一,是最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各个乡镇都各自为政,层次也都不一,导致不能满足广大农民获得良好的广播电视服务。
3.节目制作力度缺点问题。广播电视的内容生产存在着构成复杂的这一特性,一方面是表现在数量巨大上,而且种类多样,其承载的重要功能有舆论宣传、产业经营以及社会公益等。而通过我们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总结来看,大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还是以城市生活、城市文化、时尚文化等为主,反映农村生活、农民实事的节目相对较少,这也就体现出广播电视对农村关注的边缘化、弱化问题,使得较之于城市地区来说,农村地区不管是在信息数量上的获取、还是质量上的保证,都有极大的落后,而也正是如此,限制了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作用的最大化发挥。
4.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才的不足。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相比较,是处在一种长时间落后的局面下的,无论是在住房、交通还是医疗、所提供的服务等各个方面,都难以和城市相提并论。这也是导致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不愿意回到农村工作的一个主要因素,而在城市发展的人们更是很少有愿意投身到农村事业建设上去,由此,农村广播影视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受到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这一问题而停滞不前或者是发展缓慢。有很多从事农村广播影视的工作者都不具备教专业的知识,对专业技能的运用更是不甚成熟。
三、完善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的农村广播影视服务定位不明确、缺乏财政支持等这些严重制约到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发展的问题,在《中国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一书当中也提出了创新相关服务制度、更新发展体系建设等相应的诸多对策,从而提高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的水平、质量以及效率,提高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的管理水平。
1.大力加强资金支持、完善内容建设。长时间以来,农村广播电视的建设资金都是获取自公共财政支持,但是公共财政是非常有限的,若只是靠公共财政的资金供给,势必会影响到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的质量与可持续性[5]。因此,应致力于强调资金引入的多样性,主要的渠道还是依靠公共财政,之后次要的渠道则可以使引入社会组织的赞助、捐款等。农村观众相较于城市观众来说是一类弱势的群体,而广播节目的投入与产出存在极大的不协调性,这也正是限制很多节目投入的一个主要因素,最终导致节目数量的骤减,而且质量也不高。想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就必须要强力加大对三农节目的扶持,无论是从财力上还是人力上,都要保证在三农节目上的高强度服务[6]。
2.完善一系列的运行机制。运行机制的高效与否可以说是在农村广播影视当中可谓是极其重要的,而针对在运行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要致力于建立并完善两级垂直管理体系[7]。其中尤以省级广电部的作用最为重要,是解决三农传播问题和资金扶持的关键,县级广电部则是重要的基础和平台,负责督促公共服务体系的贯彻落实。
3.积极的予以技术支撑和立法保证。针对那些特别偏远地区的农村家庭,还是只能依靠地面无线信号来收听、观看广播电视,存在节目套数少、画面质量差的严重问题。由此,应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建议利用直播卫星来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这样一来,农民只是需要投资一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便能以高性价比的条件来享受电视观看、广播收听以及接打电话等服务。随着我国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创新力度的加大,广播影视在技术设备上的成本投入也越来越低,而相应的是技术含量的增高,这无疑给农村广播影视的建设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前提。应重视在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当中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创新应用。另外,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必须要依靠立法保障,国家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尽快出台并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从法律法规、制度上对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发展的有力保障[8]。
4.服务模式的创新升级。已有学者提出适合于我国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模式,也就是国家对广播电视的播出机构进行控制,国家资本是广播电视经营实体最大的股东,社会资本则有限的参与。该服务模式的合理性体现在,一方面确保国有资本实现了对广播电视领域的主要管控,另一方面在降低经营风险的基础上解决了财政财力不足的一些问题。该模式下允许农村广播影视服务有自建、共建这两种建设与经营方式,可按照自身条件选择相应方式。《中国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这一书的出版,填补了在我国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理论上存在的不足,通过对以往我国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中存在问题的总结,提出完善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各项建议,这对于指导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的发展与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庞剑锋,高力.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网点管理系统[J].西部广播电视,2016,33(12):214-216,218.
[2]房磊.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长效机制浅谈[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42(6):103-106.
[3]高均.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浅析[J].科技传播,2015,40(2):150-150,147.
[4]陆德强.关于贵州农村广播影视"四位一体"管理体系创新的思考[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42(11):112-113.
[5]杨通映,徐良华,杨焕祥等.农村市场大有可为——黔东南州农村广播电视需求调研报告[J].电视技术,2015,39(2):100-102.
[6]高均.关于农村广播电视系统状态维护技术的思考[J].数字通信世界,2015,27(4):51-53.
[7]黄利会,雷丽铃.媒介接触对民族地区留守人口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影响——对恩施州的调查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7,39(5):25-29.
[8]李新民.媒体融合千万不要忘记市、县广播电视台[J].影视制作,2015,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