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一个朋友发来一张图片,是在布里斯班国际机场拍摄的,透明玻璃墙上贴有一张白纸,上书“请不要随地吐痰,谢谢合作”,中文的。他说在澳大利亚所有机场,主要文字是英文,日语也较常见,都没有这样的提示,中文极少见。却是这样的提示,让他感到很难过。
随地吐痰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记忆中,小学时就学过“五讲四美三热爱”。20多年了,随地吐痰依然随处可见,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过单位附近的东单地下通道,每一个台阶上都至少有一块痰迹,新的、旧的,稍不注意,可能就会踩到其中一块。
但我已习惯了,甚至有些麻木,看见旁边有人张口一吐也无动于衷,继续走我的路。按说何者美,何者丑,道理上似乎是一清二楚,但我们并没有一个强大的社会舆论环境,来扬善去恶,于是往往不以丑为丑,或反将美作丑。
看靳羽西的《风度何来》书中有一个小故事:一个中国小女孩儿,很小就到美国读书,在美国上学时,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带一个塑料袋,把自己当天的废纸和垃圾装入袋中,然后带回家来做分类处理。后来她回国内读书,把这个好习惯也带回了新学校,想不到,竟然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这个人神经有毛病,捡垃圾拿回家,她家里一定很穷。小女孩儿很受伤,从此不再带塑料袋了。
不随地吐痰和不乱扔垃圾这样的卫生好习惯需要有鼓励好习惯的氛围和大环境才能滋润生根,需要有外在的压力才会长久坚持。非典时期,人人勤洗手、不吐痰,是与当时的舆论宣传和大家对疾病的恐惧密不可分的。我自己真正做到不随地吐痰,也是因为工作后一个女孩儿的劝诫。没有她的“鼓励和压力”,可能我现在还是会时不时啐上一口,只图方便,而不以为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