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联合国成立50周年时,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以“宽容——全球安全不可或缺的要求”为题撰文,指出宽容是一种道德情操、政治义务,是维护人权和民主的责任所在。同年诞生了设定每年11月16日为“国际宽容日”的提案。尽管大多数人对“国际宽容日”还感到陌生,但对于宽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常人理解的宽容,只是简单地包容一些人,一些事。而在自己因患病接受生死考验的时候,很多人却无法宽容自己和疾病,对患病这个事实耿耿于怀,无法摆正心态,无法积极地去面对,甚至自杀。患有糖尿病和癌症,并经历过生死考验的苏叔阳,把宽容理解得更为深入,为宽容做了更广义的诠释,“很多事情都离不开宽容。宽容即是心宽大度,是一种胸襟,是一种气度,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对健康的人来说,宽容就是要大度地接受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对生病的人来说,宽容还包括要勇敢地接受疾病。要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接受患病的事实,积极地去对待。比如说吃药打针都要看作是生活中必然出现的情况。而且把它看作是生活的一种游戏。它就不会成为负担,心态就会平和。”
有一次,医生给苏叔阳先生用电刀做手术。术后,脂肪露在外面,都凝固了。大夫说伤口处不能打麻药,就只能挤了。在处理的过程中,大夫严肃地说,“手术是非常危险的,你要是实在忍不住疼痛,一定要告诉我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时,血水一直往外流,身边有的小同志都吓走了。苏叔阳先生把这个当作必然出现的现象,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面对,痛苦很快过去了。从苏叔阳先生的话语中可以听出,当时的手术是非常痛苦和危险的,但他只是乐观地讲述着手术的过程,就如同曾经经历过的一次儿时的小游戏。
从哲学的角度,苏叔阳先生又对宽容做了另一番阐述,“黑格尔说:‘存在都是合理的。’世间存在着善恶美丑,它们都是相对的,只有看到了人世间的恶和丑,才能体会到善和美的珍贵。所以,要客观正确的认识世界,人应该学会既能接受优秀的、温馨的、悦目的;又能面对卑劣的、苦闷的、丑陋的,要有一个豁达的胸襟和恢宏的气度及崇高的美德,才能欣赏到人世间美好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