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是古人智慧结晶的经典。它言简意赅、内涵丰富,一千多字的篇幅浓缩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概述了华夏大地的沧桑变化以及著名人文典故,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经典启蒙读物。《钱说〈三字经〉》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三字经》,将故事叙述与道理解析相结合,将关键时间、关键事件、关键道理进行全新的演绎,可谓是中国通史的浓缩版,可以作为良好家庭的必备读物。
我小时候,《三字经》、《神童诗》之类是被批判的对象。其实,如果不批判,小孩子当时也接触不到,被批判了,反而有了接触的机会。当然,也因为批判才没有认真读它,比方说《三字经》,背诵了一半就没了兴趣,《神童诗》也就记得开头几句:“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当时的环境中,认为这类书是个坏东西,不值得读。
那个年代,很多东西都在“供批判参考”的背景下,成为知识和观念来源的一部分。如今不一样了。
钱文忠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过不少内容,《三字经》是其中之一。近日,钱先生结合自身近几年的思想理念、修身感悟,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将《三字经》的文字内容经较多补正后,以《钱说〈三字经〉》的书名重新出版。
《三字经》在中国历史上是蒙学,也就是小孩子该学的内容。到了现在,变为成年人的学习内容,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悲哀。然而,《三字经》在宋朝出现后为何延续使用了那么多年?现在又为何受到如此重视?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三字经》等古代蒙学读物呢
《三字经》在南宋出现有其必然的历史背景。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从理念上说,可以看成是普及教育的先驱,但普及教育成为政府推动的政策和制度,则始于宋朝。 从北宋起,乡间私塾、书院,政府县学、府学、太学等教育机构的设置,形成了完整的教育系统,普及教育达到空前的历史高度,绝对领先于世界。这是造成蒙学读物开始出现和大量使用的重要原因。
因此,《三字经》之类的蒙学读物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重视教育,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中国也是最早实行普及教育的。
重视教育是一回事,以什么内容来教育是另一回事。要说《三字经》的内容,先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孟母三迁”的故事很早就有了,因为《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描述而更加广为人知。但是,孟子那时候真的是“不学”吗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孟子始终在不断地学习,不管是学丧葬、学叫卖,还是学屠宰,其实少年孟轲都是在学,而且非常好学。如果每个母亲都像仉氏那样不让孩子学习那些内容,那些职业该由谁来做呢?因此,《三字经》中“孟母三迁”的故事涉及到这一蒙学读物的本质:读书的目的,在当时看来读书唯一的目的,那就是读书做官。
《三字经》在“孟母三迁”故事后面紧接着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就更加鲜明地表达了读书做官的理念,这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大问题。
但如果抛开读书做官这一学习的终极目的,《三字经》中“温席”、“让梨”等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的确也是需要的。《三字经》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放在“孝”的起点上,既是顺理成章的合理,也是用儒家思想作为主导的体现。
《三字经》能够在古代蒙学读物中独占鳌头的原因之一是,它的确包含了一些基本的知识教育内容,因而使得它的适用范围超出了纯粹读书做官的道德教育,具有了更大的广泛性。
但《三字经》极其鲜明的读书价值观,使得它最终还是把道德教育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尽管中国的教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但这种极端没有影响中国人一贯重视教育的传统,但在教育内容上形成了残酷的教育竞争,教育似乎只剩下找一个好工作的实用价值,文凭替代了做人的基本修养。因此,在当下中国《三字经》所蕴含的道德教育和中国文化的常识便显得很重要,从而导致了《三字经》之类的蒙学读物成为成年人的另一种“启蒙”而受到欢迎,这是值得肯定的。
《钱说〈三字经〉》的讲述正是钱先生融入了对现代社会的深层次思考,并针对目前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之道,阅读《钱说〈三字经〉》不仅是同古人在对话,更是对现代社会的呼应。因此重读《三字经》,向无数只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缺乏中国文化常识的现代人,用《三字经》做基本道德和基本传统知识的“新启蒙”,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