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在写完以上这段字后就陷入了迷惘无言中,这本书我前前后后读了两个版本无数次.也曾经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一个文学巨匠,一个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殿堂级作品的老人,却为什么会在既将"滚下海"的时候写出如此忽略文字技巧,笔调平谈的返真之作.对于这种临老揭伤疤,大揭别人伤疤,大揭自己伤疤的"散打式"文学感到惊奇!无法想像一个曾经用充满激情与青春的激越的文字写出<<三部曲>>的学者,他的灵魂在那个人兽不分的十年中是怎样的受到冲击,以至于如此不惜代价的去说真话,说很多人都不高兴的真话,说很多人都不理解的真话.
凭心而论,不管大卫看了多少次,每一次翻开书都能被其中扑面而来的悲愤打断思绪,无法继续.但如果说能从其中了解到"文革"的来龙去脉那也是不可能的,做为鲁门信徒的学生的巴老,好像也是有着太多的意犹未尽,再加上老年病魔的无情折磨.但又禁不住灵魂的伤痛,对于这段人生的憎恨,于是就反复的在我--文革--文革--我之间来回.失去了一定的可读性,使得年青人不愿看看不懂,年老一点的看懂了又不愿说.空谷绝响,此心付夕阳矣!.
是的,在现如今这年头,对大多数受着"中国式"教育的人来说.大师的这种用心良苦的"补课",试图能给这个时代的人补上一段空白的课,让这种免疫力深入到民族的血液中,让这个民族永远远离历史歧途的愿望,似乎无奈的已经渐渐随落日而逝了.
这是一个有着太多浮躁的国度.能够有着一颗平静而包容的心来审视过去的人太少太少了,人们宁愿抱紧一两千年前的那些所谓荣耀,高喊着华夏至尊,四夷皆下,不厌其烦的大发其高贵梦.但却是不愿去直面这仅仅才三十几年前的荒唐,因为这会使他们大失颜面,因为这会让他们迷梦破灭,因为这会让他们扛在肩上的道德旗千疮百孔.
可悲啊!这就是没有自尊太久的国人的崎形心态,他们逼切的需要尊严,但却把这所谓的尊严建立在那些被历史扫进垃圾堆的腐朽上.他们或许读过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但却永远不懂"凡立志兴邦者,必定伤痕累累!如无胆量,切务空谈"的真谛.也不会懂什么是"勿以友而全是,勿以仇而全非"的理性直观.
于是乎我仿佛看到了巴老身后的那个阴影中只站着一个季羡林,而季先生身后的阴影更长更黑....
憩园》则很平和,于我读来刚刚好。于是心平气和读下来,很喜欢。
小说有三条线。一是“我”在姚家憩园的生活,见证的姚家的日常生活,教育孩子,及于姚太太讨论人生的意义,文学的意义等。二是憩园旧主人一家的故事,杨三少爷从富足走向破落被家人赶出的最后死去,小杨少爷对其父的照顾等。三是小说中的作家“我”创作的小说,即车夫和盲卖唱女的故事。这几条线都是在“我”——黎先生的视角下展开。但是黎并不是其中的主角,他只是线索。几家的故事不紧不慢在日子中浮现出来。憩园的情节处理得很好,故事大都是经过下人、小孩等不同的人物口中零散的说出来,有张有弛。憩园的文字也比较细腻,很舒缓,景物的描写是工笔的。偶尔还能看出四川的一些方言,会觉得很亲切。
憩园的女主人,姚太太昭华,小说中最理想的人物形象。美丽、温柔、善良、善解人意、多愁善感。具有相当大的理想色彩。住在风景宜人的憩园最相称的人。她和“我”谈天时说起的多写点温暖的故事,揩干人的眼泪,给人多一点欢笑,不知是不是巴金自己的一些想法。而她和“我”谈起人生的意义,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牺牲,昭华愿意为有需要的人服务,融入别人的生命,分享别人的哭乐。也不知是不是巴金自己的看法。小说中的“我”偏爱写小人物的故事,有一个博大悲悯的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巴金自己的写照。虽然觉得一个幽居的家庭主妇说这样的一些话并不是太可能,然而从整个小说的描写来说,并不觉得唐突。昭华确实是一个让人喜欢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