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爸爸驱车带我去学校,遇红灯,看到停车线前,各色的车一字排开,像是长在路上一般,一动不动。时间在此刻如同凝固了一样,只有前方提示灯中跳动的数字才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流动。唯有此时才感觉时间是漫长的,才发现一秒种也并不短暂。
眼前忽地飞来一物,大约只有芝麻粒大小,六只脚纤细得如丝线一般,二只触角若不是细看是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的。再端详时,却见还有一双机灵的小眼睛。那是一只小爬虫,是我所见到的最小的爬虫。这是平生观察小虫最仔细的一次。原来,小虫的结构是那样的匀称,动作是那样的机敏,更妙的是,它居然在我旁边挡风玻璃上迅速爬行的同时,还不忘看一看里面的这个大活人。那一刻,我有了和它对话的感觉。二个生命竟然这样邂逅了。红灯过去,车行起来,我有意地放慢车速,怕伤害到它,但毕竟是一只太小太小的虫,不一会儿,它便随风而去了。
渐行中,一位骑着电动车带着女儿的父亲径自从车的右侧意欲穿插,爸爸放慢了速度,让他顺利地通过。他回头一瞥的当儿,向我们点了点头,不知是感激,还是一种意外。记不清楚他的脸,只记得那是一张疲惫而坚忍的父亲的脸。只是一闪而过的功夫,那张脸便没入人流中,无处寻觅了。
又一个十字路口,与大客车并排停着。余光中见到高高在上的客车上,一位乘客有意地探出头来,向车内张望。那是一张标准的方形的脸,眼睛不大,嘴角微微张开,露出几道褶皱,似是二个括号。我向上看,他向下看,四目只一碰,便都立即收回。大约只是一秒种的当儿吧,这一切都结束了。车内与车外,上面与下面,在那一刻实现了通达,并随即逝在时光的流里。
车内电台的声音响起,我开始享受短暂的音乐时光。电台里的声音伴着黄昏的暮色,把心抚得很安宁。这时听到耳畔有搬运东西的声音,看去是一位清洁工在整理和拖运路边的垃圾箱。垃圾箱大约一米多高,里面可是实实在在,没有一把力气是难以对付的。工作的是一位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古代女英雄的清洁工,身材魁伟,膀大腰圆,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将箱子拖起就走。
这是这个黄昏回家途中印象最深的几个时刻,更准确的说是几个瞬间吧。现在再想清晰地想起那闪过的一张张脸,那真切的情境,便真的不能了。无论是那只小虫,那位乘客,那位父亲,还是那位“女英雄”,都渐次地淡化,模糊,甚而忘记了。因为时间的确太短,因为没有刻意地去把他们记住。一天当中有多少个这样的一瞬,而记住的却只有这二三个片断。更重要的是这些片断,这些瞬间无法复制,无法重现,他们隐入时间的流里成为永远的过去。一瞬成为永恒,一面成为永远不可再得的存在与机缘。
想起上学时熟识的一个哲学命题: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话出自于赫拉克利特,一位放弃王权的哲学家之口,他还有一个经典的哲学表述,那就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古人有物是人非,睹物思人之叹,可以看作是用诗意的情怀对此作的注解。看似同样的场景,同样的物品,其实一切都变了。那曾经的无数个一瞬,过去了就不可能再回来了。
当代学者林清玄的讲学中说到,“当下”是《佛经》里面最小的时间单位,一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一秒钟60个刹那,一个刹那是60个当下。所以一秒钟有多少当下?3600个当下。活在当下,活在最小的时间单位里,其实就是撇去杂念,专注、单纯、从容地去做一件事,在那一刻活得饱满。如果你这一当下活得很淡而无味,那么,你不要期许未来,未来一定也是淡薄的。
我想,今天那四个瞬间若是一秒钟的时长的话,竟有四个3600个当下。活在一秒中已属不易,又何谈活在那更小的当下呢?学者也好,诗人也好,哲学家也好,无论是用什么样的姿态表达,都说明了一个意思,那就是珍爱每一天,珍惜每个瞬间,珍藏每个当下,因为这无数个当下,便是生命中的无数盏灯,它让我们看清前方的道路,亦给我们灵魂的温度和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