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时间和空间里,每个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命运,就是这些故事和阴差阳错,才让每个人有了不同的经历。
在时光的斡旋里,也许人们早已忘记了内心空灵的执求,而崇尚于所谓“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的竟些许有颓堕之观点,并且“无量”之表现。问今朝社会之变革,科技之发展,吾自不敢苟同于“平淡可贵”之呓语,而心之所向之方向,不过一句“行可为之事,做有为之人。”“可为之事”不一定为内心不可为之事,而“有为之人”必然是属于时代的召唤,岁月的呐喊。
“可为”者,乃心的一种态度也。类似真经,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可为”是思想的摆渡人,是灵魂的急先锋。可为不一定要有“金戈铁马”的拼搏,但必须要有“渡上长空”的意象;不一定要有“刀光剑影”的嗜血,但一定要有“残风破夜”的广度。“可为”者无生无灭,既觉既显,既障既沉蔽。无障,不显;了障,涅磐。“可为”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乃心之所非及也,适然而止。故“行可为之事”之言,并非嘘言耸语,乃雄才大略之体现,乃时代发展之潮流,乃青年学习之目标。
而“有为”者,则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有为不一定是要以可为为依据,而是一种勇气与洒脱,有为的人不一定要有可为的心,但必须要有有为的魂。有为的人,即使后来壮志未酬,但也能无愧于心灵慈悲的抚慰。譬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保夫鲁沙,一生都在完成着“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就是可为与有为最恰如其分的彰显。毛泽东将抗日战争形象地影射为“一场独特的革命运动”,这种影射不仅是“可为”观点的支撑,更是“有为”希冀的预言。于是乎,《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哪一方塘不让吾辈翻然激荡;孙中山,李大钊,方志敏,周敬平……吾辈学习之楷模,卿卿如过江之鱼,给予吾辈精神的滋养。数百年来,吾中华青年眼中无一不有吞吐星月之势,心中无一不有改天换地之梦,大国血脉,泱泱汤汤,浩荡如斯!
“可为与有为”,虽仅一字之隔,但其所具思想之弊益,却给予吾深刻的思考,至于“行可为之事”云者,绝非一句冠冕堂皇的口号,而是新时代振聋发聩的怒吼!
习近平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可为”到“有为”,再到“大有作为”,是中国青年应具备之根本的思想。这个过程,绝非“路漫漫其修远兮”,而是思维的奔跑,头脑的开放。只要能有着足够的坦荡,就能够云雀般一翅冲天,用锐敏的目光,傲立于新时代的潮头,仰望人生的骄阳。吾辈青年,风华正茂,大国之梦,有为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