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努力拼搏,40年沧桑巨变。改革开放使中国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明天会更好!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下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我身边的改革开放——蝶变
我是一名抓住了“80”后“最后的尾巴”的人,改革开放于我而言就是——破茧成蝶。
“班车”上的烟味
老家在山区,以前要出远门的最重要工具大约就是“班车”了。除了鸡鸭等在车内乱叫,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呛人的烟味了。车内时常卷烟、叶子烟齐上阵,吞云吐雾,颇有“仙境”的感觉。实在有孕妇小孩呛得受不了了,才有人打开车窗将烟头掐灭扔出窗外或收捡到衣兜里。也有的人不予理睬,依然在烟雾缭绕“神仙快活”。毕业后留在外地工作,有时候也会选择乘车回家,但再也没有呛人的烟味了。实在有人忍不住想抽上两口,也会在中途休息或上下客的时候到车外解决。
门口的垃圾
小时候,扫完地就用“洋铲”将垃圾端到门口直接倒河里。国庆节回家,发现自家院坝里有了统一的垃圾桶,还分回收和不可回收。父亲说,现在如果家里环境不卫生,村上“当官的”还会找你谈话。门前的小河水清了,河边没有垃圾了。乡上配备了专门的收垃圾车辆,定期处理生产生活垃圾。
饭桌上的肉
小时候,父亲在林场上班。还顶着一个副厂长的“官职”。父亲一般隔一天或者两天回家一次。父亲回家,母亲就会提前煮好腊肉。小时候最喜欢的要算“卤鸭子”了。记得有一次,母亲赶场买回一只,我和哥哥就偷偷地吃,最后竟然偷吃了大半只。现在回家,母亲还会给媳妇说2001年的一件事情——哥哥读初中的时候,中午我和母亲在家炒肉吃。我偷偷地留了半碗放在碗柜里,母亲发现了,就批评说:我们两个人在家里,你还要留些。我说,今天哥哥放假,我给他留点。工作后,每次回家桌上都是大碗小盘的肉。媳妇说,怎么没有素菜?于是,每次回家,时令蔬菜便成了媳妇的最爱。我经常和媳妇说,你改变了我们家的饮食习惯。
砍柴的背篓
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要求我和哥哥要干活。上山砍柴伴随我从小学一直到高中。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上山砍柴还将膝盖砍了一条口子,缝了三针,拄着“拐爬子”去读的书。砍柴的背篓是父亲编的,门前有竹子,就地取材。下雨天父亲就会编新的背篓,或者修补损坏的。涨水后就会去河里捡“水落柴”,平时就去四五里外的山上砍柴,用背篓背回家。几年前,家里用天然气、电磁炉做饭了,偶尔也用柴锅做饭。背篓,使用越来越少了。
“烧火地”的浓烟
老家在山区,土地贫瘠。为了有更多的土地种庄家,很多人都会将坡度不陡,土地稍微厚实一点的山林砍掉,把柴草烧一下用来种地,我们当地成为“烧火地”。烧过的地杂草少,灰烬可以让土地更肥沃。小时候时常会看到山上浓烟滚滚,不清楚的还以为森林大火呢。读初中的时候,当地开始大规模退耕还林,“烧火地”的没有了。房前屋后也种植了辛夷、南竹、厚柏等,野鸡、锦鸡这些动物常在林间出没。
农村的小汽车
上个月,哥哥拿到驾照买了自己的小车了。如今,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了自己的汽车,国产的、合资的、进口的。家里做水果小生意的哥哥买了拉货用的小车,方便进货;嫁到成都的妹妹买了越野车,方便回家和工作;媳妇在县城带小孩的哥哥买了小车,空了就带小娃娃回山上看爷爷奶奶……以前觉得离农村人很遥远的旅游也成了偶有的自驾游。“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农村人,用自己的奋斗,书写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幸福生活。
我所经历过的春耕秋收变化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有着“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称谓的银川平原,我们所播种的都是春小麦。每到这个季节,家家户户是忙忙碌碌,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齐上阵,壮劳力梨地、背肥、施肥,女人们挑种子、撒种子,在古老的播种机后面及时跟进补种,以防机斗里没有种子,地里就会缺种,会减少收成,小孩有给大人拿水的,有拿种子的,有满地撒欢的……各种各样的姿态,各种各样的欢笑与开怀,尽管是尘土飞扬。
那时候条件较好的家庭一般都有耕牛,用耕牛梨地、拉播种机,没有牛的用驴,因为驴的性子急,力气不如牛,耕地时会坚持不了,于是大人就想到边上再拴一根绳子,用人来搭配,就形成了一个人与驴组合,在农村这样的搭配太多太多。我是十几岁的少年,也算是家里的壮劳力,也就理所当然的承担起了重担,人与驴混搭,一步一弯腰,一步一前行,虽累但非常快乐,这也就是八十年代大街上满地摆的画师们的“春耕图”作品的景像吧!
播种完了,人们都在家里继续享受春日阳天的沐浴,准备着其它的耕作,如玉米、春大豆等。也同时翘首以盼,等着小麦的发芽,也期盼着此时贵如油的春雨到来,滋润大地,滋润一天天露出地面的种芽,也滋润着每一个盼庄稼茁壮成长,盼秋日丰收的所有人们的心田。
我们那里是黄河水灌溉,受地理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水稻是一年一季,4月份育秧,5月初开始下地插秧,又是与种小麦同样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家家户户人不歇息,牛马驴不停蹄。人与动物的合理搭配,随处可见,所不同的是种小麦是旱季,到处是欢乐起来的尘土,满脸灰土、满头灰土、满身灰土。而水稻是水浇地,插秧前需要人与动物搭配,共同努力拉扫泥杆,后面一般是2个人,一人的头使劲按住扫泥杆,前面的人与牛或驴使劲伸着脖子卖力气的往前拉,就是为了把高低不平的泥疙瘩扫平,一圈又一圈、一亩地得需要2个小时左右,等把泥疙瘩扫平了,具备了插秧的条件,这波人也累得够呛,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开怀大笑,因为对方都一样,只看见个眼珠子,其余部位,脸、头发、脖子、衣服全被泥给糊了个透。
插秧时各家合作,人多力量大,你家帮我家,我家帮你家,田梗两边2个人分别放线、拽线,沿线站成一排人,刷刷刷……放线的人看这排插完了,随着一声“起线”,人们直起腰等第二排线、第三排线……就这样的劳作完成了今年的插秧。
在小麦、水稻等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杂草的生长,又开始了一遍一遍的除草,赶上雨水多的年份,杂草也特别得多,每个人拿个小板凳、拿个小铲子坐着除草,一点一点、一块一块,挪着凳子,顶着烈日,在水稻地挽起裤腿,头顶列日,身体裸露的部位忍受着眼前成片晃来晃去、嗡嗡叫的蚊子的叮咬。一遍一遍,除完这遍,待杂草长出后,再接着来,等它们长高了就只有直起腰去拔草了。
我们收割的季节,小麦是在7月上旬,水稻在9月底,玉米是11月中旬,到了丰收的季节,所有人又开始忙碌。送水的送水,能拿镰刀的全部上阵,忍着干涩灰尘的刺呛,汗流浃背,你争我抢,你追我赶,一天、二天、三天……丰收的果实摆在地上一大片,等凉干打捆,用人力车拉回集中用的场地,开始用脱粒机脱籽,然后用大风扇吹,人们把籽用铁锨扬起来,把皮、麸子吹走,落下的就是干净的籽,我们叫这是打场、扬场。除了脱粒机、大风扇,剩下的都是人工操作。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慢慢地,不知不觉地改用了机械耕地,拖拉机拉运粮食,田间除草也见不到那么多人了,人们用上了除草剂。
时间一天天、一年年地往前走,我们也逐渐上了初中、高中、大学,地里面小时候那个场景看不到了,逐渐看到的是收割机、小型农用机具,在农忙的时候,是它们渐渐取代了人工劳动。
如今,我们已步入中年,昔人的田间劳作今日依稀,40年的改革开放,科技的完善与发达完全改变了田间地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山人海的忙碌。
40年经历的变化不断浮现,40年从写信到随处可视频,从家庭电话到BP机的过渡,从少数人具有的手机到如今人人不缺手机及至手机功能的强大,从小时候到条件好的邻居家中看霍元甲、陈真、西游记等电视,到现在的动漫、3D、5D、7D等,都在诉说着祖国在变化、祖国在强大,活在新中国的人们也在享受着改革带来的各种便利。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
聊起儿时欢快的记忆,却总也抹不去那样一些难以释怀的心酸。
上小学时,家离学校也只有不到1公里的路程,路程两个字似乎比距离形容的要远一些,原因就在那条路。所谓路,就是一条高低不平的羊肠小道,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其间还要跨过一条叫做古柳的小河,就是这条河,可没少让俺这些上学的孩子们遭了罪。当时,河上没有桥,只是为了便于人们行走,在河上搭了几根檩条,便成了“桥”。要是河里有水,还得由家长和老师接送。就是这样,还偶有学生落水。特别是下了大雨,河水猛涨,水位超过“桥”面,就得停学。
说起路,在70年代初,本村一个绰号叫“坏头”的,在吃鸡的时候,不慎鸡骨头卡住了喉咙,造成呼吸困难,急需抢救。但天不作美,碰上雨天,道路不通,几个邻居深一脚浅一脚地背着他往公社卫生院赶,由于速度太慢,在送往医院途中就咽了气。还有更悲惨的,那时农村妇女生孩子大都在自己家里,无形中增加了母婴的危险性,也成为妇女一生当中的一大关口。村里有个叫斌的大叔,30多岁好不容易娶上了媳妇,家庭生活刚刚有了起色,偏遇妻子生产时大出血,就因为交通不便,造成救护人员不能及时赶到而身亡。时间虽已过去30多年,但这件事成了他们全家久久挥之不去的阴影。
落后的农村交通,不仅影响着群众的正常生活,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购销呼唤着交通,农业走向市场呼唤着交通,经济发展呼唤着交通。
近几年,上级实施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当年的“泥巴路”全部铺上了柏油,还通了客车,安上了路灯,昔日古柳河上的“浮桥”也改造成了群众津津乐道的“幸福桥”。提起路的变化,在家乡小学从教30余年的马年轮老师兴奋不已:“以前路孬的时候,没少吃了苦头。特别是遇到雨天,学生不是迟到,就是旷课,对教学影响很大,那时候天天盼着修路。现在各村到学校都通了柏油路,下再大的雨也不怕了,真正解决了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
路通之后,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大发展。从记事起,我们这个乡镇就有种植西瓜的传统,但由于路不通,西瓜种植丰产不丰收,影响了村民的积极性。“现如今,不仅实现了村村通,还把柏油路修到了田间地头。瓜熟的时候,操着不同口音的瓜商,直接把汽车开到瓜地旁收购,南来北往,络绎不绝。路通了,西瓜销售问题解决了,俺们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摩托、汽车这些原来在城里才有的稀罕物件,现在村里也有了不少,就连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也蹬上了三轮车、骑上了电动车。街两旁,你看哪年没有两层小楼盖起来?”村民王海乐呵呵的说着。
家乡的路在不断延伸,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抚今追昔,我由衷的感到:那路,就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鈅匙;那桥,就是农村走向繁荣的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