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还需本身硬”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可是对于一个工作性质严谨,产品质量要求极高,工作程序相对繁杂的飞机前机身修理班组而言,能够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可现任班组长于浩却用他的实际行动做到了。
于浩所领衔的这个班组,由于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工作环境艰苦,所以,班组的二十几名员工中绝大部分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些青工朝气蓬勃,工作热情高,但参加工作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其自身的技术技能都谈不上高超,对本岗位的工艺文件尚未做到全面消化理解,让他们高质量快速的完成堆积如山的飞机修理任务,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班组长在繁杂的日常工作中抽出时间来逐一的进行帮助与指导。但班组长要有过硬的技术技能才行,为此,于浩自担任班组长的那一日起,就决心克服由于自己工作单一给班组管理带来的不便,他认为“打铁还需本身硬”,若想要员工有一碗水,自己就必须做到有一桶水。否则自己对班组的管理就不会自信,员工也不会信服。
他首先从班组人手少这一不利因素入手,打破了员工操作时必须结对子的传统模式,让员工都独自操作,并练习多面手,而他全力以赴给每位员工打下手,尽管这样做他会更忙更累,可他要为自己快速地提高专业技术技能创造条件。当然,过硬的技术技能并不是给员工打一打下手就能获得的,他必须比员工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才行。
今年年初进厂的两架某型飞机,其军械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是一项考验员工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的工序,不仅劳动强度大,安装时也特别的抠手,还需要员工有消化理解装配图纸的能力,因此,这项工序就成了班组完成生产任务的障碍。于浩为了快速地啃下这块阻碍生产进度的硬骨头,他便在一架飞机上用实物结合图纸进行反复拆装,又请来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傅作指导,搞清楚了所有零部件的安装顺序,并能脱离图纸独立进行安装与调试,再把自己刚刚得到的技艺传授给每一位青工,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后续修理此型飞机打好了基础。
某型飞机的左右翼根交点螺栓更新时,需要施工人员头朝下钻进狭小的油箱槽内进行操作,没有亲自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感觉,身为班组长的于浩第一个钻了进去,为员工做出了表率。尽管他的身高是1.82米,钻进钻出的十分困难,可他认为只有自己亲自尝试了,才能掌握第一手工作资料,才能真正理解员工的疾苦,安排起工作来才能更人性化,完成生产任务才能更顺畅。
当然,于浩也不是超人更不是铁打的。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严重的透支着自己的体力,今年二月的某一天早晨,他刚刚起床便觉得天旋地转眼前发黑,爱人赶紧把他掺进了医院,经医生检查诊断为疲劳过度,点了一瓶葡萄糖便上班了。他认为:“身为班组长要比员工多付出一些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况且员工们也不轻松,只不过是没人去发现罢了。”
如今,于浩已成为吉航飞机结构修理厂为数不多的工人技师之一,班组的员工们对他非常尊重,都亲切的称他浩哥。他们班组因每周都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得到公司各级领导的好评,他本人也被公司评为模范班组长、文明职工标兵、五星员工等荣誉。当然他并未因此而满足,仍继续忙碌在飞机修理一线上,继续为公司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