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纪委和央视共同制作的《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题宣传片在央视一套播出。片中首次曝光了中纪委纪检监察干部的贪污违纪案件,贪腐数额之巨令人触目惊心,不禁让人感叹,在中纪委监督执纪日益严厉的这天,还会有如此多的“灯下黑”问题,这也就是片中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八届二次会议上指出的“谁来监督纪委”的问题。纪检监督执纪任重而道远!
随着中央反腐败力度的加强,反腐败的先锋部队——中央纪委监察部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执纪工作自然引起社会的关注,而这些机关手中的权力则成为众多投机之人眼中的“商机”,谁掌握这些权力,谁就能在未来发展中占得先机甚至特权。透过对这些案例的梳理,我们发现一些省部级官员竟然因为中纪委官员的一个电话就为其谋私。这实质上是一种忌惮,而这种忌惮恰恰展现了一种做贼心虚的心态。纪检监察干部作为监督执纪者,不是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反而将官员的忌惮作为自己腐化堕落的温床,那结果必然是被这些投机之人打中了“七寸”。这些纪检监察干部的腐化堕落大都是以为商人和官员之间牵线搭桥的形式开始的,而危险就在于他们并不认为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违纪,更危险的是在觥筹交错中,一个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正在被蚕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是什么导致的“钙”流失?我认为其根源在价值观的扭曲。深处大森林中很容易迷路,因为树的排布会影响我们对方向的掌握,这时我们务必依靠指南针,朝着指针的方向前进,即便路上有杂乱的树,只要我们方向正确,就必须能够走出森林。现实社会也是如此,在物欲横流的这天,人们已经身处“大森林”中,而理想信念就是我们手中的指南针。一些官员即便手中的权力不大,因为丢掉了“指南针”,所以迷失在“森林”中,其内心陷入了一种侥幸的怪圈,每一天都重复着以权谋私的故事,直至东窗事发才追悔莫及。由此可见,“钙”的流失原因既在“钙”本身不够,也在机体吸收潜力不强。所以,作为纪委的监督执纪定位更就应侧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这也就是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那怎样让“钙”充足呢?只是一味的熏陶和灌注正确的思想并不能到达目的,我们最该做的是要引导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而正确的价值观则是需要建立在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基础之上,而正常的社会秩序则是一种正义得到伸张,邪恶最终被挫败的秩序。而纪检监察机关正是这种秩序得以维持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作为正是告诉广大党员干部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引导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这是给新形势下的党的建设注入的一剂强心针。“行百里者半九十”,持续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不松懈,不仅仅党内是监督执纪的需要,它还影响者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最终关系到对全民价值观的引领,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监督执纪工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