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打铁还需自身硬》观后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机关共处理38人,其中立案查处17人、组织调整21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处分7200余人、谈话函询4500余人次、组织处理2100余人。这表明纪检监察部门在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苦练内功,把纪检监察干部锻炼成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四讲四有新干部。
一、思想政治素质还需自身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纪检监察部门是坚强的支柱。因此首先要把好入门关,要想进入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有正确的“三观”,要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四个理念,要对党和人民绝对的忠诚,要有高度的整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按照选人用人标准选好用好干部。在体制内的工作人员,更应该按照“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的标准和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练好基本功。只有筑牢思想政治的防线才能自身硬,才能依法依规依纪办案,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解决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制度建设还需自身硬。制度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内容有着其特殊性,与其他部门不同,要求有更加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严格做到依法依规和制度办案,否则就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制度建设必须挺在前面,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好相应的工作准则、规范、办案要求、程序,案件移交制度等,让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在党纪国法和制度的轨道内健康、有序运行,提高办案效率,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等。
三、监督检查还需自身硬。对于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也必须要与其他公职人员一样,接受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要定期公布其个人信息。办理的案件要经过相应的复核程序等,同时要加强对工作和办案的全程监督,也可以按照相关程序邀请部分人民群众和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创新打造办案的透明性、公正性等。
总之,要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的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纪委要以身作则,把监督执纪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学习《打铁还需自身硬》观后感二
“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作为监督执纪的专门队伍,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维护党纪政纪、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责,其素质、能力和作风,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努力成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按照这一要求加强自身建设,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大政治任务。
一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一中心任务,切实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紧紧抓住监督责任这个“牛鼻子”,用扎实有效的工作、敢抓敢管的担当、踏实辛劳的付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成效。惩治腐败没有禁区、严明纪律不留特区、聚焦“四风”排除盲区、创新巡视形成震慑……这些落地有声的成绩说明,我们的纪检监察队伍是一支立场坚定、态度坚决、行动有力的队伍,是一支值得信赖、敢于亮剑、能打硬仗的队伍。
信任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最大支持,但是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应该看到,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天然的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如果监督者不被监督,就可能出现“灯下黑”的情况;纪检监察干部发生以案谋私、串通包庇、跑风漏气等问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伤害,将比一般干部更甚。“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清理好门户,做到打铁自身硬,才能让监督执纪问责更有底气、更加硬气、更具权威,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纪检监察干部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就能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注入强劲动力;相反,不想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党纪政纪就必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因此,纪检监察干部尤其应该涵养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对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干部,该调整的就要调整;对不敢抓、不敢管、监督责任缺位的要坚决问责。唯其如此,才能让责任意识深入人心,让担当精神蔚然成风。
越是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的新挑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越是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自身监督,始终确保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成为党纪政纪的忠诚卫士,成为严惩腐败的钢铁拳头。以绝对忠诚标注精神高度,以铁的纪律打造过硬队伍,以担当精神激发干事热情,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必将为夺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胜利提供有力支撑。
学习《打铁还需自身硬》观后感三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作为一个铁匠只有自身够强壮,才能打出坚固耐用的铁器;绣娘的手灵活灵巧,绣花才绣得好看。说明了自身素质与条件的重要性。习近平一贯重视党员干部素质的提升,强调要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公开亮相时,习近平也强调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其实,早在1983年12月,习近平就已经开始重视“自身硬”的建设,一方面是领导自身素质建设,另一方面是领导班子的建设。
首先,领导自身素质建设。在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的主持下,正定县委出台了《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六项规定》,其中的两项规定为:坚持以身作则,不搞不正之风;努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这两项规定一是强调自身需硬在行动上、作风上,二是自身需硬在思想上、认识上,均是对领导干部素质提升的重视。领导干部自身“硬”或“不硬”,直接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以及当地的发展。
其次,领导班子的建设。当时的正定村级干部年龄都偏大且文化偏低,许多人是“粮棉干部”,并不具备有带领人民群众奔向致富之路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习近平深知如果村领导的思想和工作跟不上经济发展形势,那么发展商品生产就很难落到实处,经济发展难以“大展拳脚”。次年3月,习近平在县委会议上指出:“大队领导班子,要有党性、有魄力,不能守旧,要勇于创新。开创农村商品生产新局面,必须大刀阔斧调整农村基层领导班子。选拔农村领导班子要改变过去‘老中选青’的做法,实行‘青中选优’,把党性强不强,能不能带领群众致富,作为选拔的重要条件。”在大规模调整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后,班子平均年龄由之前的42.7岁降到了33.1岁,高中和初中毕业生、有经济头脑及懂商品生产的干部比例均明显提高,干部结构趋于合理,农村经济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群众深切感受到自己家乡的新变化,高兴地说:“新班子有本事、有劲头,农民尽快致富有奔头。”领导班子“自身硬”了,才能更好为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以及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明代政治家钱琦云:“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须自成。”可见,古人对于领导者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已有很高认识。是的,领导者需不断加强自身素质,领导班子需不断增强实力,以改变“打铁自身不硬”的情况,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引领和凝聚人民群众共同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