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全国叫停补课,可这只是美好的一厢情愿而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早已是心知肚明的事情,这里各种通知、要求余温还在,那里各类补习班如火如荼。记者们充当着宣布法令政策和揭露各类违禁消息的两重角色,前脚播完了禁补令,后脚又来了个偷补新闻。
为何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如此热衷于补课?这当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各种因素的综合表现。家长说,人家孩子都在补,我们不补,岂不吃亏了?下次,还怎么跟人家竞争呢?孩子说,补课我喜欢,这是给自己增长知识嘛,只有这样,我才能懂得更多,下次考试时,我也才能考得更好,甚至超过其他同学。学校说,我们要想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得当大家的承认,必定要拿出教育质量来,但教育质量光靠课堂上那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别人都在那里加班加点,我们不上的话,最后垫底的肯定会是我们了。社会说,现在就是这个环境,人人都很明确读书的目的,反正就是考上好的大学,读出个名堂来,要选拔人才,关键还是要看分数。
分数是终极目标,补课是硬道理。差生要补是自然,目的是不要太差,好生更要补是必然,目的是竞争,要想崭露头角不多拿几分怎么行?择校、择班、择师,然后加补课,目的是打造一流的孩子,一流的学生,一流的人才。人聪明是天生的,但后天的竞争是残酷的、无情的,要想成名成才,必得花时间、金钱、精力,人人都懂的理。于是,全国许多有着“临川”现象的地方诞生了,读书成了一种地方经济、地方特色,人人都为读书而忙碌,而占了很大一部分生源的外地生到临川来也无非是冲着优质教育而来,据说,读完这里的中学,再回生源地去考,大部分都能考上重点大学。为什么?这里的所有一切都是为读书而存在的。人们不会因为孩子读书苦而有任何抱怨,而是想方设法让他们学得更多更好,每一个学子也都明确自己此行的目的,“留学”来的尖子生们都是抱着学得更好而孜孜以求的。这里的老师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学校之外,家里仍不停歇。住校生的夜自习每天都在十点以后。社会各类人士、各种经济似乎都与教育有关。
教育是立国之本,一个国家的腾飞离不开教育,但我们的教育似乎正在有一明一暗两条腿走路,明着要求用正确的教育思想、正确的人才观去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孩子,把他们培养成健康、积极、全面的人才,暗着都是单一地指向终极目标,从始而发,心无旁顾地跨向分数这道门槛。无论形式如何改变,没有改变的却始终是真正的追求。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