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政策落实破解教育公平难题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待还不适应,特别是教育公平问题还很突出。在接受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机会、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比如,“择校热”高温不降。比如,困难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尚未得到充分保障。再比如,不同地区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公平,部分地区学生入学机会偏少。解决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正因为如此,教育公平问题才收到群众广泛关注。
当前,到底哪些因素影响教育公平呢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和具体政策等多种原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可以说,教育不公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教育领域的直接反映。二是资源配置不合理。重点学校本省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人们形成的固有观念很难改变,这些学校依旧能够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优秀学生,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甚至造成了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两极分化的局面。三是政策制度不完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 <莲山课 件> 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但影响和制约教育公平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四是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受教育程度逐渐成为影响个人职业、收入乃至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投资”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子女接受教育的关注度空前提高。 莲山课>
为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中央作出了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的重大决策。“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提质量”。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是“缩差距”。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三是“重配置”。要从硬件、软件等更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四是“建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一是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指导和督促公办中小学认真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二是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公办中小学潜力,合理调整和完善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尽可能多地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三是扶持社会力量办学。要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范畴,制定审批办法和设置标准,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四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应逐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待遇”。
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一是扩大资助范围。资助范围要在现有基础上,向各个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延伸。二是提高资助标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目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标准还不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资助力度,让这些孩子不仅上得起学,而且逐步上得好学。三是落实资金保障。中央和地方要足额安排应当负担的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省级政府要做好统筹协调,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应承担的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四是动员社会力量。要继续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崇文重教、扶危济困的文明风气,完善各项引导激励政策,形成社会各界关心教育、帮助困难家庭学生的良好氛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让所有孩子都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让祖国的花朵共享一片蓝天的目标,必将逐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