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了《庖丁解牛》这一篇文章之后,对于庄子的道又有了更多的了解。《庄子》一书中大多是寓言故事,而这篇著名的《庖丁解牛》也是包含着丰富的哲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读。
先来说说最广泛的两种解读吧。有的人认为这篇文章体现了“顺其自然”的思想。顺其自然意为顺着事物本来的性质自然发展。庖丁在解牛的过程中,顺着牛筋骨之间的缝隙入刀,大有着一种顺势而为的意味。也有的人觉得,这篇文章写的是“保全天性”。说的就是保持先天具有的固有属性,而这一点,也可从庖丁解牛十九年刀仍旧“若新发于硎”看出。
但是,《庖丁解牛》就只是想说明这些意思吗
诚然,如各位所见,庖丁解牛顺其自然,且能保全刀的天性,但是谁有去关注了庖丁说的“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呢?人们大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今的“官知止而神欲行”上,却没看到庖丁是如何做到如此高超的技艺的。庖丁花了整整三年的努力,才做到了族庖之上更近一步。整整三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解牛,这一单调乏味的动作。也许会因不小心而被刀伤到,也许几次都想放弃,但是他仍然坚持了下了。他的技艺高超不仅仅是天分使然,更是自己的努力与汗水。
爱因斯坦说过:“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没有人天生下来就懂得道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不论是在解牛,还是在文学、在各个方面的成果,都与努力和汗水分不开。假如马云没有坚持做电商平台,那么就不会有现在的阿里巴巴。假如屠呦呦没有长时间的研究的努力与恒心,就不会有青蒿素的发现与中国的诺贝尔医学奖。君只见庖丁的技艺高超,却不见其背后的血与汗。
《庖丁解牛》被归在了《庄子》中的养生篇里。但是,庖丁的说话对象是一国之君。假如庖丁对普通百姓阐述这个道理,又有多少人回去做呢。每天为了衣食奔波忙碌,上赡父母,下养妻子还来不及,怎么会去养生呢?而在今天的社会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年轻时的努力,所创造出足够的物质基础,谈何养生,谈何保全天性,又怎么能顺其自然呢
由此看来,《庖丁解牛》不仅仅是想说顺其自然与保全天性,更是让我们有着努力与恒心,去创造自己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