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好好回忆一下高中那三年的时光,那是我迄今为止的生命里面与理想最为贴近的岁月。那时候的我纵然稚嫩,但是对理想的渴求却最为强烈。
要说这一段时光,必须说到H。指针倒转,回到高一的时候,那是2008年初,四川下过近些年唯一一场雪之后。班级里面调整座次,班主任把英语课代表H换到了我这个英语特困生前面,想来是因为我上学期期末考试总体走了大运而英语保持了低水平的关系。
后来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某一天她问我借一本课外书,我将随手看的一本递给他,没想到此后她一有时间就借书。有一段时间我不太敢借给她,不过发现她看了这些课外书之后在学习上依旧给人高处不胜之寒就放心了。
来来往往,就熟了。我们分享各自的好书,畅谈对作品的理解,聊作者的故事,有时候也聊到我们自己,有关文字的理想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那之后不久我从理科班转到了文科班,我跟H说过我要写出我想要的文字,这就是我的理想。
在文科班的日子略显安闲,我有了更充足的时间看我喜欢的书。课余时间不够,就晚上熄灯之后打开台灯接着看。书里的世界或神奇或真实,故事或悲或喜,我就长久地呆在那个世界里面,让心灵感受文字带来的更为美丽的冲击。
那时候写出来的文章,只有我和H两个人读过,我知道那些文章不管文采还是笔法都显得太过单薄,但是H却总是在鼓励我。我们已经不在一个班,但是我们的联系从没有断过。
那个时候每个星期要写一篇周记,在别人为了凑够800字而冥思苦想的时候我可以轻易写到几千字然后拿到“A”,但是我依然觉得这并非我想要的文字。
为了理想而执笔的那些年我写过很多不成熟的东西,自习课写,晚上熄灯之后写。勤奋写作,心无杂念,也是只有那个时候才能做到的纯粹。何况我要证明给H看,我对她说过的理想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高二的时候在市里面的报纸发了第一篇小文,是语文老师给推荐的,稿费12元,样报却一直没有见到。那只是语文老师说起他给那家报纸推荐学生作品的时候我随意给的一篇练笔时候的东西。后来跟H说起,她笑着祝贺我。
我真正意义上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在《萌芽》,那是我参加第十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时候的参赛文章,是一篇对高三生活予以幽默讽刺的小说。它写于我刚上高三的夏天,11月底的时候接到萌芽编辑部的电话,2010年1月它发表了出来。在这整个过程里面我充满了激动和期待,而且,我承诺H的话,终于有了第一步的结果。
二月的时候到了上海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赛,遇见了很多怀有同样理想的人,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一一认识。复赛的结果不理想,我知道我自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我从上海回来,继续我的高三生活。那时候我被迫暂时放弃了写作,但是以前写的文章却陆续发表出来,看到自己曾经用笔写下的故事变成可以被上万人阅读的印刷品,真的是让人无比感动。
高三完的暑假我一直在写东西,把之前半年积压起来的一并写出来。这些文字,为了理想而写。我离开了那个镇子,离开了那三年的时光,离开了可以和H面对面分享彼此的理想和快乐的人生轨迹。
我来到了上海这个我们都向往的城市,她留在了四川。我来到上海之后发现上海不是我所能属于的城市,我在这里找不到可以让我迸发创作欲望的人或者事物。初到上海的那半年,我执笔,却写不下一个字。
与H的联系一直太少,偶尔在qq上说几句话,她便匆匆离开了。
其实从头到尾,我们都只在好朋友这个范畴里面,未曾走出去。我曾经以她为动力而写作,现如今,似乎连这个动力都已经不存在。
我去了一些城市旅游,与朋友一起,渐渐找到了倾诉的欲望,我想我又可以写作了。这一次,依然是为了理想而写,只不过不再是为了证明给H看。能够证明的事情,我都已经证明过了,现在我所要做的,是坚持下去。
前几天和H聊天的时候,给她看了我这一年写的文章。她告诉我她为其中一篇文章哭了,这是她唯一一篇看哭的怀念高中生活的文章。我在电脑这头也一样,那篇文章,本来就是为她而写的最后一篇文字。我需要告别曾经,因她而起的理想,我要坚持到底,哪怕某一天我们再也没有任何交集。
阅读和写作已经成为了融进我生命里的东西,不可缺失。想想那些明明写得不怎么样却要死磕的日子,就被自己所感动,因此我并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放弃。我相信我和我的理想,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