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下决心去看《阿凡达》了,画面确实好美,中国的山水加上外国的风景,确是别有一番美意。
因为我之前看的3d电影不多,感觉这部电影的3d效果相当不错,但发觉更优秀的一点是,电影没有刻意的“耍宝”
之前的3d电影大多借助视觉冲击来耍宝,比如像子弹、车什么的向着你急速冲来那样,整部电影都下意识的营造冲击,我觉得这不能算是成熟3d电影的表现。“耍帅很多人都可以,但骨子里透出来的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帅。”《阿凡达》的成熟并不是着重在比之以往更加华丽的3d特效上,而是无意间让你融入故事的真实。我们的生活是立体的,虽然没有很强的冲击,但它是真实的,《阿凡达》的3d也一样。
看完电影后,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或是什么感觉,一时半刻难以总结下来。现在心里萦绕的只是电影里的侵略与反击的冲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真会那样吗?好想得到答案……
回家后,我随意浏览了一下里的一些关于《阿凡达》的评论,结果却看见了一片像打假一样的抨击论文!《 <阿凡达> :戳穿3d立体电影骗局,破灭卡梅隆神话》,细看了一下内容,发现又是那些刻意寻找电影里缺点然后猛指硬撮的个人见解。我便奇怪了,难道他们说出了每部电影的不足便就体现了自己的高品位、高鉴赏力吗?不能发现美的眼睛,是忧郁的,是黯淡无华的。 阿凡达>
下面是我对上面所述的文章的一些见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最真实而发自内心的想法:
“博主对阿凡达的理解有所偏离中心,以个人观点评价电影而已。
阿凡达不是英雄电影。不是博主理解的英雄般的以少胜多。作品由卡梅隆写于XX年前,那时正是美国甚至许多发达国家无度开发,“热切”污染环境的年头。
avatar不只是电影中的名字,他有本来的英语含义,译为“(神)下凡化作人形”,但深思之后发觉这是以未来人类对潘多拉星球资源的欲求和不择手段的侵夺为前提下所表现的潘多拉星球上的生命对侵略的反击,这不正是寓意我门对大自然的无度开发破坏总有一天会引致地球的“反击”,就像潘多拉星球一样,你所谓的以弱胜强只是其他英雄电影一贯的作风,特别是以漫画作为题材的美国英雄主义电影,然而恰恰这部电影表现的不是英雄,而是真实存在的道理,只不过导演将大地震,大海啸,气温突变,南北极异常幻化为navi星人和最后出现的锤头兽等,当人类一天真以为可以征服自然的时候,自然就会像潘多拉星球的最后反击一样给与人类最大的,竭尽全力的反击,我们看完影片后值得做的不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的写文章抨击电影的不完美的地方,而是身体力行的作出反思和行动,两字:环保。
你所说主人翁用手雷摧毁的只是与他对头的人物,剧情需要吸引观众的亮点,这是电影必须的元素,而正要放炸药摧毁中心树的飞船是被神灵召唤出来的飞兽所摧毁,“自然”并没有借助科技之手作出反击。
现在的都市人从小就在都市中生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便缺少的对自然地归属感,这并不是抨击都市人,只是说出都市人的通病而已,因为我也是一个从小到大在石灰森林长大的人。
文中的神何尝不是地球中的自然生态,博主对中心的过分升华便会引起偏激。物欲一词包含褒贬意,何以片面使用,人类发展阶段的物欲是生产、发展、开发,然而到了发达阶段人们,物欲就变为了对自然与人文合一的生活向往和追求,这难道不好吗?文中抨击的应是人们不可持续的对自然和生存环境的破坏,而不只是物欲。
慈善演出同样需要经费邀请一些有分量的演员(虽然有部分是义务演出,但总是有潜规则的),但换来的是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如若说影片大投资拍摄只是满足人类的物欲的话,便太过了。优秀的电影引起的关注度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为什么慈善演出请的是明星而不是平民的道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虽然各有倾向,但总有与作者相同的方向。
在3d技术方面主客观因素存在,小弟不才,就难下评价了,但心里话,画面给我的感觉自然舒服和谐,令我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