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的中文译本中,比较受推崇的有卞之琳译本、梁实秋译本、 朱生豪译本。那么梁实秋作家的大家了解
《哈姆雷特》梁实秋的散文体翻译
用散文体译莎剧的代表人物就是梁实秋先生。梁实秋先生以近四十年的漫漫人生完成煌煌四十卷《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不朽盛事,海内外能独自把莎剧全部译成汉语的,迄今只有梁实秋先生一人。并且他对待翻译的态度与他的人生观一样,传统,十分严谨,一丝不苟。在翻译莎士比亚时,他经过大量的“爬梳剖析”,最终选定未经任何增删的牛津版本作为原文材料,还广泛阅读了许多莎剧专家的大量注释,作细致的比较鉴别,尽量使译作与原作保持一致。
梁实秋的译文:死后还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究竟要忍受这强暴的命运的矢石,还是要拔剑和这滔天恨事拼命相斗,才是英雄气概呢?死,——长眠,——如此而已;梁实秋采用了散文体,把原文中的“无韵体”一律译成散文,而“原文中押韵之处则悉数译为韵语。”用散文体翻译莎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白话文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关于译为散文的原因,他在30年代出版的莎剧译本的《例言》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这样谈到,“莎翁的原文大部分是‘无韵诗’,凡原文为‘无韵诗’,则亦译为散文。因为‘无韵诗’中文根本无此体裁,莎翁之运用‘无韵诗’体亦甚自由,实已接近散文,不过节奏稍微齐整;莎士比亚戏剧在舞台上演员并不咿呀吟诵,亦读若散文一般。所以译文以散文为主。”“不过,所谓无韵诗并不是等于把散文拿来分开排印,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他的译文不是单纯的直译,逐字直译会成为令人无法卒读的文字,也不是完全意译,因为意译能产生流畅的文字,但与原文的语气和节奏相差太远了。梁实秋的散文译本通俗易懂,读起来不会那么枯燥,索然无味。“死后还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一个踌躇满志又迷茫敏感的王子形象跃然纸上。三.卞之琳的诗体翻译用诗体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有孙大雨,方平,林同济等人,但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卞之琳先生。
卞之琳先生认为莎剧本身是一种诗体,而他本人也是诗人,所以卞之琳是诗人译诗,以诗译诗的典型代表。他认为,莎剧既然是诗剧,译文也要还其诗剧的本来面目,唯有如此,才能充分保持原作的面貌,以复制出同样或相似的效果。周珏良在《卞译莎士比亚悲剧与素体诗的移植》一文中说:“卞译莎士比亚悲剧试用‘顿’的方法把英语素体诗移植到汉语中来是成功的,译文中诗的部分是能让读者感到一种节奏感的。”
卞之琳的译文: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要做到高贵,究竟该忍气吞声来容受狂暴的命运矢石交攻呢,还是该挺身反抗无边的苦恼,扫它个干净?死,就是睡眠——因为汉语中没有音步,所以卞译采用了模拟办法,以一个两个单音汉字作为一个节拍单位,合成一个“音组”为一“顿”,以顿代步。
再来看看行数的对应。原文是12行半,译文也是12行半,做到了行数相等。不仅行数相等,而且尽可能“对行翻译”,也就是说,译文的诗行顺序与原文尽量取得一致。在他看来,形似,而后神似,得形方可传神。“形似”和“神似”,原本是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力求兼备的品质。真正的诗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艺术。这样强调形式,卞之琳先生是这样说的,“莎士比亚原著的面目是这样,要让读者看到莎士比亚的原来面目。”总之言之,卞先生的译文相当严格地保存了原文的结构,形成了吞吐起伏的节奏,忠实地传达了哈姆雷特王子沉思的内容。
《哈姆雷特》哪个中文译本最好
近百年来,中国已有多达近二十个不同译本的《哈姆雷特》,诸如邵挺、梁实秋、田汉、曹未风、朱生豪、孙大雨、卞之琳、方平、林同济,以及姜维枫、北塔等翻译家的汉译本。
在《哈姆雷特》几个有代表性的重要译本中,卞之琳的译本几乎是出现得最迟的,却是最被称道的“精品译作”。卞译《哈姆雷特》初版于1956年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他晚年编校定稿的三卷本《卞之琳译文集》(2000年安徽教育出版社)中,他把译名最后确定为《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悲剧》。作为著名的诗人与文学翻译家,卞译《哈姆雷特》的优长,主要是吸取了此前各家译本的长处,用他自己的话说:“曾参考曹未风、朱生豪译本(及其吴兴华校本),加工中发现个别不谋而合处,未加更动,个别受启发处,已另行改进,即使晚近才出版的林同济译本,也在新近校订中用以鉴照。”可谓集思广益。此外,卞译还按照莎剧的原样,剧词有诗体与散文体的区别,而不像别的一些译本几乎全是散文化的。
梁实秋翻译的莎剧,每个剧本的前面都有《序言》,分别概述该剧的故事来源、著作年代、版本历史与舞台历史,以及译本所根据的版本等等,而且梁实秋还是唯一以一人之力完成了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全部作品的中国作家。莎剧中原文多有猥亵语,梁译做到“悉照译,以存其真” 。
朱生豪1936年春着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为便于中国读者阅读,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而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4类编排,自成体系。1941年日军进攻上海,辗转流徙,贫病交加,仍坚持翻译,先后译有莎剧31种,新中国成立前出版27种,部分散失,后因劳累过度患肺病早逝。他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