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Ha)》中也不乏夸张的对白。在最后一幕中哈姆雷特得知自己已经中毒时所说的一段话:“我死了,霍拉旭。苦命的王后,再见。你们做了这场变故的哑角,面色发白、浑身打抖的见证啊!要不是死神来拘捕,决不能通融、让我留一下,我可以告诉你们——可是就随他去吧。霍拉旭,我死了;你还在;把我的品行和道义好好对不明白真相的讲讲吧!”还有霍拉旭的话:“一颗高贵的心现在是碎了。晚安,可爱的王子!成群的天使们唱歌来送你安息吧!”从这两段对白中不难看出,即使是让人最难以接受的死亡,在莎翁笔下此时的对白也变得柔和许多。当然,戏剧总是需要对白去表现的,否则台下的观众就难以看懂剧情,更不用说是欣赏了。但是听着一个人不断地重复着自己就要死了,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而“夸张”也就是体现在这一点吧!而从哈姆雷特的性格角度讲。我们大家应该会想起一句话的,就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性格,大致的结论是:忧郁,优柔寡断,多疑。哈姆雷特的遭遇很是坎坷:父亲被毒杀,母亲被占有,王权被窃取。有时他的抉择是非理性的,相当冲动的,比如当他在激怒之下一剑刺死他误以为是国王的波洛涅斯。
他装疯来躲避国王的迫害则表明他相当的理智和顽强。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东西很多疑问他可以不追究,过一种被称作麻木或者“看开”的生活。即使在他遭遇不幸的时候,他仍然真挚的深深的爱着奥菲丽亚。所以,他的性格是由于他的抉择造成的。对人生的抉择。这个影响是慢慢的、潜移默化的,甚至我们不会想到他对人生的抉择对他的性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个人。曾经被很多人唾骂如今被很多人忘记的马加爵。何尝不是那样。初始的性格左右了对人生的抉择,而对人生的抉择又慢慢的塑造了他们的性格。我对哈姆雷特的性格的结论是:极度好强,重感情。而至于多疑,优柔寡断等缺陷性格,恐怕是在经历和磨练中慢慢被自己心里的魔鬼赋予的吧。一个复仇计划就这样演绎成了一次痛苦的思想突围。在这个突围的过程中,哈姆雷特不断的看到社会的黑暗,力图让自己融入这种灰暗的世界中去,用敌人同样的手段来对付敌人;但是人道与正义的信仰却做着本能的抵抗。在这种针锋相对的思想冲突中,哈姆雷特进行着艰难的蜕变和抉择。"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整,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之华!万物之灵!
可是,对于我,这点泥土里提炼出来的玩意儿算得了什么呢?"这里“哈姆雷特是以一种讥讽的口气讲的这段话,”这是哈姆雷特对人的地位的怀疑,也是哈姆雷特的一种时代秩序观念的反映。他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周围的一切:人性的虚伪,世态的炎凉,天道的不公,最后,终于到达了这种怀疑状态的顶点:"生存还是毁灭?"而他的当务之急是复仇,有重振国家。这种对于生命意义的超负荷的思***,无疑对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性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