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周六晚上,我来到杭州红星大剧院看意大利歌剧。意大利歌剧,我也是第一次听,翻看手册了解了一下今晚演出的节目,看到了蝴蝶夫人。蝴蝶夫人以前听妈妈说过这个故事,可没想到今天晚上却能听到她的歌曲,真是太好了。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 示侄孙伯安 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意大利歌剧虽然没能听懂它的意思,可女高音孙秀苇和男高音魏松把歌剧中的快乐,悲伤都用歌声和肢体语言表达了出来。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指挥家弗朗西斯科·拉·维切尔,他的指挥动作十分轻松,双臂半吊且下垂,显得自然而又舒展;他把自己融合到歌剧中,时而快乐,时而悲伤,真不愧出身于音乐世家,对音乐如此投入。他还有一个经典的动作,指挥的时候左边的手勾起来象一个老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