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汇编
“小悦悦事件”发生已经一个星期,在坊间、网络,愤怒、谴责、追问与反思铺天盖地。昨日座谈会的代表,言及惨剧,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和愤怒,与会者也在发言中反思惨剧。
社区环境不够安全
“小悦悦事件就发生在我的家乡,这让我很悲痛。”佛山市南海区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黎玉婷说,她发现事件发生的时候,一些店主都以为是小朋友正常的哭闹,“这背后反映出,在社区里儿童及青少年缺乏安全的场地及设施,让他们不能够安全地玩耍”。
对此,广东省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蒋巍表示,作为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应当大力推动像“稻草人”——广东志愿者社区少年儿童守护行动这样的项目。
应多重视人格教育
“重塑社会的道德,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教育。”广州执信中学德育处副主任兼团委书记林间开认为,对于这种麻木看客的现象,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反思。林间开认为,一定要重视对学生人格方面的教育,而不是只看重成绩。她说,执信中学1500名志愿者每个周末都从事公益活动,“没有影响学习,改变人的世界观更重要”。
需重构核心价值观
“一个2岁女孩在路上连续2次被车碾压,其间18个人在她身边冷漠而过,这是一桩令人震惊的事件,它是社会道德的悲哀,连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也跌穿了,值得我们每个人深刻反思。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人有事众人帮,一家有难大家帮。”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同利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全说,这次救小悦悦的陈阿婆竟被质疑为“想出名、炒作”;现在不少人认为做好人难,因为做好事很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做好人不但没有法律保障反而会惹祸上身,于是不想做好事的人继续冷漠,不敢做好事的人心安理得,想做好事的人考虑后果,敢做好事的人则凤毛麟角。这些都折射了社会道德失范、信任缺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扭曲。
“一次又一次的震撼,记录了我们的道德刻度。让我们不断地思考道德底线在哪里,现在我们的社会是多元化的,缺少主流的文化,亟待构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省社科院社会学人口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梦琴说。
建议
如何重塑道德规范、修复社会信任?如何重构社会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这是昨日与会者发言的重点,他们提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字字珠玑。
1完善法律体系
“保障好人,让那些想讹人的不能讹。”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项目运营负责人王东晟建议,必须建立良好的法律保障体系,扭转人们既已形成的明哲保身的观念。王东晟还认为,“小悦悦事件”中的冷漠被放大化,尽管如今出现众多扶不得现象,但那只是个别事件,不能一棒子打死。“无论是汶川地震、玉树救灾、动车脱轨中,国人奋勇救人的精神打动了所有人,真正的冷漠不占大多数,他们不代表我们所有人。”
广东省公益事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柯宗耀表示了对这一观点的认同,他认为,“小悦悦”这个偶然的事件,折射出了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中,对人的生命的价值观的缺位。柯宗耀说,要形成一个关爱生命的价值观,法律体系要有所体现,政府也要作出努力。
2弘扬社会正气
“任何一个见义勇为的行为都应纳入到主流媒体中大力宣传。倡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道德内化为自律的行为。”谭燕红说。
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副主任、教授谈方认为,要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可以像打击黄赌毒和惩治贪污腐败活动那样,来一场让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的专项活动。把好人表彰起来,让好人有好报,由社会、政府、民间组织共同承担;对于恶人,予以惩治,让恶人有恶报。
“就像盖楼一样,要从一砖一瓦做起,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建设我们的社会。”省政协委员、广东检验检疫局检管处高级工程师陈强表示。
3在出事点立碑警示
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副主任、教授谈方建议,应在“小悦悦事件”发生地立一块纪念碑,“警醒现在的国人,也告诫我们的子孙后代”。
4建立和谐邻里关系
佛山市南海区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黎玉婷认为,“小悦悦事件”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社区邻里关系的冷漠。“无论在外来工密集的社区还是在城市社区,都存在这样人际关系冷漠的现象,平时的状态、发生的事情也隐藏了这样的冷漠。”黎玉婷建议,可由社工进驻到社区,重建社区关系,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社工麦国娟的想法也如出一辙:让社工扎根社区,构建社区邻里之间互相关怀的关系。
现场花絮
代表发言哽咽流泪
“感觉太冷酷了,怎么会这么冷漠……”省人大代表、广州广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燕红昨日第二个发言,回忆看过的视频,伤痛之情挂满她的脸庞,她边说话,边用手中纸巾不断拭泪,声音哽咽,几度中止发言。谭燕红不平静的情绪感染了与会者,言及悲剧,甚至堂堂男子汉,广东省慈善总会秘书长许敏谦、广东省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蒋巍等也哽咽难言,讨论发言会场气氛沉重,伤悲。
“没办法,真是忍不住。”谭燕红发言后,走出会场,仍伤心痛哭。待情绪平复,她不断重复着这句话:“这不是一个个案,这是一个社会道德沦陷的表现。”她认为,针对小悦悦个案,一方面必须要对冷漠生命的谴责,一方面对陈阿姨出手相救,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对善良的坚守,给予精神和物质的褒奖。
蒋巍是名社工,提及小悦悦,他说作为一名2岁女孩的父亲,为事故痛心、悲哀。但他表示,对社会充满信心,就像小悦悦母亲说的“我相信还是好人多”。“我们全省有400多万志愿者以及更多的热心公益人士,他们的行为本身就是对我们这个社会、道德、良心的最好回答。”
现身说法
20年前遭遇车祸大批好心人施救
■谭练(省政协委员、广东公正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市青联常委)
“我相信好人还是有的,温情的事情也很多。”发言中,谭练讲述了在广州亲历的一个既温情又惊险的故事。1991年12月30日,她在广汕公路往瘦狗岭方向一个路口正常过马路,突然一辆大巴直接冲过斑马线,她和另一路人被卷入车底。
谭练说,事故发生后,旁边路人纷纷停下脚步,出手相救,司机也停下车,帮忙将她们拖出车底。
“我感激陌生人当时对我的帮助,也感激司机在事故后没有开溜或再碾一下。”谭练说。“司机不仅没跑,还主动承担责任。当时司机问我,要多少赔偿,我觉得自己也没有受太大的伤害,也不要有讹诈人的想法,所以婉拒了赔偿。”此事深刻地影响了谭练,3年后,她在路上碰到一起车祸,立即拦了车将伤者送到医院。“在道德需要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手就可以守住自己的底线。”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