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达·芬奇密码的作者,美国著名作家丹·布朗曾说过:“世界是一条数轴,大部分普通人是无理数,在数轴上找不到他的位置,只有小部分智者是有理数,他们不仅有精确的位置,更有沿数轴不断伸展的能力。”在我看来,这里的智者并非指智力超常的人,而是指那些敢于无言之处有话说、敢于无声之处奏新曲的人。
“有话长说,无话短说”是句老话,而今却有人提出新解:“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这绝非偶然。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的拾人牙慧者,有太多的喜用陈词滥调者,有太多的墨守成规者。而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奋勇前行,而不是原地踏步,所以说话作文需要延展,干事创业需要创新。
长久以来,中国人一谈到说话的艺术,都会推崇“言多必失”。这种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一思想,在减少冲突、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不能把“言多必失”作为故步自封。安于现状的挡箭牌。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总理提出的“容错纠错机制”理念其实是有感而发的,给一些不愿犯错、不敢犯错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说话当然也是如此,不敢说,不多说,怎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不在无言之处“无事生非”,“挑起”事端,怎能有新思想、新观点的出现?允许犯错,跳出藩篱,突破限制,这是说话艺术的重要目标;有错必纠,逐渐进步,臻于佳境,这才是时代发展的最终归宿。
说到允许犯错,想必会让有些人巧舌欲动。近年来,不少人依靠“毒舌”在网络上爆红。其实,允许犯错,并不意味着没有底线的胡来,也不意味着允许心怀不轨之人胡言乱语。网红“毒舌”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毒舌”的“毒”纯粹是为了搏出位,刷存在感,其言行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毒舌”只是为了博眼球而发言,其观点是为了与众不同而求新,不是以社会的进步、人性的良性发展为目标,而是以个人私欲为指针,个人的利益为动力。这样的创新我们宁可不要,这样于无声处的新曲我们拒绝“欣赏”。
于无声处奏新曲,要能端正自己的心态,一言一行的背后应该体现出心系苍生的仁者情怀,如此,方不至于心存恶念,剑走偏锋;于无声处奏新曲,要能冲开束缚,让思想的翅膀在浩渺的天宇翱翔,让语言的野马在无垠的草场奔驰;于无声处奏新曲,要能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寻找一种新思想,要像勘探矿藏一样,心怀好奇,探无止境。
于无声处奏新曲,“曲”不惊人死不休!这是人类发现“心大陆”的必经之路;改革创新,敢想敢做是确保一个民族经久不衰、生生不息的秘诀。因此,只有学会于无声处奏新曲,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