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被赋予很高期望的杜丽未能成功卫冕,仅以第五的成绩结束了比赛。在赛场内时,杜丽开始表现得很平静,但后来还是止不住地掉下眼泪来。四年的拼搏与等待,只为这一刻,无数的汗水凝聚在一起,只为它们的质量能最终按起成功的跳板。可是,她还是没能触到那唯一一个发着光的金苹果。有这样的遗憾,可我们还是多么地希望她能振作起来,冲击下一个目标。
走到了场外,还是啜泣着,面对着记者的镜头,杜丽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就希望我能让五星红旗升起来……。”不错,99%的汗水是为了职业生涯的成功,是的,但当然不全是,还有一个更大的动力源泉,那是五星红旗。
一面旗帜,后面是爱,是期望,是鼓舞,是一切的一切。
小时候,自己不懂。在奥运会上看见拿到金牌的中国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拼命地眨着眼睛。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五星红旗在最高的那个位置上冉冉升起,运动员惟有瞪大了眼睛,任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仍是一刻不离地望着国旗。接着,仅能任其划下脸庞,伸手揩去这无数个日日夜夜换来的泪水,望着国旗……我确实不懂。在我那时的世界观里,笑就几乎是一切美好情感的极致表现了,运动员应该笑,为自己的成功而笑。可大人只是说,他们是激动地哭了。
激动?哭?这似乎是两个对立的面。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不是每一个笑容都关乎成功,就如并不是每一滴泪水都代表伤痛。有时候,辛酸的笑容比满脸的泪水更让人心痛,真挚的泪水比开怀的笑容更深沉而有内涵。
到北京,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一开始,并不如我想象的那般神圣而庄重。凌晨三点多起床,睡眼惺忪时在迷蒙的夜色中进入了广场。照明的只有路灯和模糊的月亮。人很多,一圈围着一圈,每个人手里拿着相机,人群中不时还有一阵推搡。
在这种急躁不安的等待中,我甚至都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起得太早了。然而国旗班的战士们就在这时从天安门中走了出来,整齐而大的步伐,一下子就已走进了广场。我真的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准备好,国歌就开始响起了。人群马上静了下来。我望着国旗,心中似乎还在回想着刚才那些一闪而过的镜头,国旗此时就已经快升到顶端了。
完全是不受控制的,望着那一抹被风吹起的红色,眼睛不知不觉地就湿润了,脑海里只有小学老师的那句话:国旗是战士们的鲜血染红的。就是这样的一面旗帜,当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无数人用自己的生命堆积高度,只为让它稳稳地出现在胜利的制高点;当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举行,老一辈的革命家以自己书不尽的戎马生活作筹码,只为骄傲地向世界宣布它的诞生。
国旗升到顶端了,战士们已经准备离场了。才发现,路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灭了,但四周比原先更亮了。我望着他们整整齐齐离开的步伐,感到眼睛被风刮得有些干涩,于是眨了眨眼睛。
刚才的那一刹那的感觉,似乎又离我很远很远了,或者说它们就像那些战士们走进天安门那样,被锁在了我记忆中一个很深很深的地方。
当看见杜丽哭着说出那一句话时,我恍然生出了一股理解。一抹存在于我心底,很久远很久远的色彩终于又亮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