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二7班的周易。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学科竞赛这个话题。其实现在我是感到非常惭愧的,之前站在这里的竞赛大神有的是国际金牌的获得者,大多数也是在国家级的比赛中获奖,我和他们比起来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所以今天讲的也不是什么经验之谈,只能说是我自己的一点感悟吧。
很多同学都知道,最近几年通过竞赛获得高考的保送或加分已经是难上加难。那么,为什么我要搞化学竞赛呢?我并没有精明的算计,也没有给自己定下宏大的目标,只是单纯因为兴趣罢了。虽然搞竞赛或许会占用相当多的时间,对其他学科或多或少总有一些影响,但是,如果能在学习能力最强、精力最旺盛的年龄,学一些自己想学而不是一定要学的知识,我想也不算是虚度青春吧。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并牢牢围绕着目标做事自然是好的,但有时候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发挥,不去计较对于未来的影响,或许可以学得更好,也更轻松快乐。
当然,我并不是否认那些目的性很强的同学,反而我很佩服他们。毕竟那需要很强的自制力和毅力。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比如说我。我们来设想一个情景:在一个晚自修上,老师布置的作业已经完成了。这时候我们有多种选择。有些同学会拿出五三、重难点,为考试做准备。但是,如果这些题刷累了,或是觉得它们不够挑战性,那么做一些喜欢的竞赛题也未尝不可。其实,如果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题中,时间会过得飞快。当解完一道难题时,那种成就感也不是一般的题目能够带给我们的。所以我觉得,有时候少一点目的性,多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虽然不一定对考试有用,但依然会有很多收获。
说起有没有用,我们就稍稍扯远一点吧。我在平常的时候经常会看一些“闲书”。他们可以是现代物理中的量子力学或是相对论,也可能是微积分或是热力学。当然,不是细读,只是粗略的了解,或许了解也算不上。如果对考试从有没有用的角度来看,这些都算没有用的书,不论是平常考试还是竞赛。但是,这些书却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或者说理解我们这个世界。我觉得这一点是在学习之上的,学习不是仅仅为了考一个好的大学,那不是终点。它是让我们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生活,让我们明白这个世界是什么。
我想起就在上个星期的高二年级大会上,老师曾说过,让我们不要那么功利地学习,这也是我今天想表达的。当然,这或许与当今社会的主流观点相违背。但是,作为一个杭外学子,我们应该敢于拥有自己的看法,更何况这种功利的思维也不一定正确。为什么中国屡屡获得国际奥赛金牌,却少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其中的一个原因恐怕就是这种学习心态吧。我感到非常庆幸,或许也只有在杭外,才有机会稍稍摆脱功利的学习,能够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同学吧。但愿这种精神能在这片校园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