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农机化的重点工作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北票市农机服务主体发展中存在的组织化程度低、运行不够规范、发展水平不高、服务领域不宽、资金人才不足等问题,从规范化运行入手,探讨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模式,提出实现农机合作组织规范化管理的路径在于发挥组织优势、拓展社会化服务范围、加强服务指导和加大培训力度。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管理;规范化;策略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农机化重点工作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北票市以抓好购机补贴、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服务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为农机化工作重点,特别是在培育新型农机经营主体方面下大力气,促进了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到2017年底,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组织38家,入社成员达591人,成员出资总额1.14亿元,机具保有量达2220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560台,收获机械48台,服务农户4000多户。合作组织中有国家级示范社1家,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有28家,300万~500万元有4家,500万元以上6家。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广泛开展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机械播种、机械灭茬、机械旋耕等项作业,服务能力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充分发挥了农机合作组织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方面军作用。但从总体看,北票市农机服务主体发展中仍面临组织化程度低、运行不够规范、发展水平不高、服务领域不宽、资金人才不足等障碍性因素,尤其在规范化运行方面严重滞后,影响农机合作组织长远发展,亟待提高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推进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机构
通常,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由理事会、监事会、财务部、生产部等构成。理事会由成员大会选举产生,对合作组织负总责,负责实施决策议事、股权配置等重大事项,制定财务、社员、生产、经营、档案等管理制度;理事会下设监事会(由成员大会选举产生)、生产部、财务部等,负责对理事会工作予以监督,有权提出召开社员大会及民主评议理事会;生产部负责组织调度农机作业,提供技术指导与培训,制定农机作业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机具使用、维修、保养、安全生产等工作;财务部负责合作组织财务收支管理、现金管理、成本核算、合同管理、档案管理、收入分配、成员账户的管理等。
2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管理模式
2.1实行股份制
一是农机户入股合营型。以农机大户为主体,以资金、技术、劳力、农机具等形式,吸纳其他成员入社入股,参与合作组织经营。二是村户联合型。由村委会或其他集体牵头,以村集体原有服务队为基础,以资金、房产、农机具、土地等资源入股形成。通过股份合作,利于把合作组织的兴衰与社员的利益紧密联结起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这种经营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社员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分散的力量和资源有效利用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合作相对紧密,利于合作组织的长远发展。
2.2实行“五统一”管理
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农机合作组织逐步认识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采取“五统一”管理模式,强化合作组织内部管理。一是统一管理。合作组织投资、生产、经营、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由理事会提出议案,交由成员大会进行表决,统一进行决策。制定合作组织农机具管理、农机手聘用、水电管理、油料管理、财务管理、收益分配制度等制度,促进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二是统一种植。由合作组织根据市场行情确定种植种类,制定作业质量标准和产量目标。三是统一调度。合作组织统一调度机手、劳务、车辆、机械,确保作业不误农时、机械高效利用、状态保持良好。劳务、机械用工情况要建立台账,为成本核算服务。四是统一价格。合作组织购买生产资料、机械作业服务收入、农产品出售价格等,需由理事会根据市场行情统一管理,采用团购模式降低生产资料价格,凭借合作组织技术、人员、机械等优势降低服务价格,提升合作组织市场竞争力。五是统一结算。许多合作组织没有专门的财务部门,聘用临时性的财务或家庭成员担任。这些人员或者不懂财务,或者无法细化财务工作,导致财务管理混乱,给项目实施带来困难。通过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保障依法合规经营,才能保障合作组织高效运行,这也是合作组织做大做强的最基本要求。
3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管理对策
3.1发挥组织化优势
一个合作组织市场经营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内部和外部两种费用的比较。如果节省的外部费用(对外的交易成本)大于内部费用(管理和决策成本),则该合作组织运行有效率,有生命力。通常,合作组织的内部费用要高于家庭农场,外部费用要小于家庭农场。内部费用和外部费用很难计算准确,但每个社员心中都有一本账,且每个社员的账还不一样,即入社之后自己的收入是否增加了。从内部看,农机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引入股份制,建立了尽量兼顾各方利益的决策、管理和分配制度,既能调动大户的积极性,也能保护普通社员的合法权益,不让双方吃亏。从外部看,组织化管理比普通农户单打独斗更显优势:一是利于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如示范合作组织奖励政策、项目资金倾斜等;二是利于获得政策扶持,如购置补贴、库棚建设、用地用电等;三是合作组织批量采购农资比农户零星购买具有价格优势,拉低生产成本;四是合作组织开展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可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提高规模效益;五是合作组织比普通农户更能便捷地享受到农机企业提供的维修保养服务,维修保养成本降低,农忙季节机械故障率低;六是合作组织比普通农户更能便捷地享受到金融支持;七是合作组织有实力建立烘干、保鲜、仓储、加工等设施,延长了产业链,可以享受到农产品产后环节的增值收益;八是合作组织在销售渠道、方式等方面具有优势。从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实践看,政府的资金、政策、金融等支持对合作组织的启动、运行和发展至关重要,但也不难发现,一些合作组织的成立并非为了组织社员开展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基础的股份制运作、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而是为了获得补贴、资金、项目等优惠政策而组建的,一旦优惠政策没有了,合作组织也就名存实亡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需要在经济上保障全体社员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全体社员的民主权利,这样合作组织才能健康发展。
3.2拓展社会化服务范围
借鉴成功合作组织发展经验,创新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一是开展“全托”服务。由合作组织负责农田全程机械化耕作,提供包括种子、农药、化肥、机械等全部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农户只需花费比自己种地优惠得多的资金就能完成种地任务,既不用进地也不用劳作,只等秋天收成。二是开展“半托”服务。即农户自己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合作组织组织人员对农户土地进行耕种收服务,包括耕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割等,收取相关的费用,这种模式也可解放大量劳动力,省却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照顾土地的麻烦,受到农户的欢迎。三是开展“部分托”服务。即合作组织承接农户的某个生产环节,并收取该环节的作业费用。不论合作组织采取哪种社会化服务模式,均可不同程度地省却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照顾土地的麻烦,为青壮年劳动力进程务工增收创造了条件,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势下农村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3.3加强服务指导
政府投入,加大扶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相关管理部门应把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作为扶持合作组织发展的首要工作来抓,坚持“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的原则,把握“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前提,帮助其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引导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其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技术服务部门要以合作组织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有针对性地服务,提高合作组织示范应用先进技术装备的能力。组织农机合作组织负责人到外地参观学习,开眼界、长见识,汲取先进经验,提高经营能力。因地制宜,坚持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与市场运行机制,尊重农民、农机户的意愿,鼓励合作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培育发展一批管理规范、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效益良好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3.4加大培训力度
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合作组织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造就一批有实力、懂农机、会经营的农机服务组织领头人。调研发现,成功合作组织除了引入股份制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来引领。好的带头人应有以下特征:一是头脑灵活。懂经营,会管理,善于抓住政策、资金、项目等机遇,懂得如何为合作组织争取更大更多的利益。二是有一定号召力。这个带头人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得到社员的支持和信任,并分配、处理好相互间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社员的积极性。三是善于学习。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快,对科技感兴趣。四是踏实肯干。精打细算、经营有道、管理有方、制度规范,敢于面对经营上的失败,发挥集约化规模化规模优势。因此,培育好的带头人,是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方法,必须在培训方法、内容上多下功夫,针对合作组织发展之所需,调整培训思路,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万喜.推行规范的农机合作社制度的几点建议[J].社会科学(文摘版),2017(2):46.
[2]黄永.关于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的几点思考[J].江苏农机化,2018(1):43-44.
[3]王国占.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功能作用及建设思路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9(5):3-6.
[4]温芳.浅谈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7(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