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究竟活到多大年龄才算老,可能谁也说不清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标准,都期望自己的生命,像爬满墙壁的藤蔓一样,向着阳光的方向,无限地延伸着。
我的母亲在去年盛夏,整整走过了她人生的第八十个春秋。
八十算不算老,我想应该算老了。
八十年的藤蔓,换来的是庇护我们的一片浓荫。
这浓荫来之不易,这浓荫贮满幸福。
这浓荫,是一个女人八十年的磨难。
活在这片浓荫里,我们的心,因幸福而疼痛着。
为了报答母亲八十年的含辛茹苦,我们兄妹几个提前一年,就开始酝酿怎么给她操办寿辰。几十年里,我们为了寻找各自的生活,从母亲身边轻松地走出去,如今,生活大多都走出了一个样子,但一想到还在老家的母亲,我们才感到天各一方,其实都很累,也就想突然回到母亲身边,在她老人家的寿辰里,我们也好歇一下母亲给与我们的身子和心啊。
母亲八十寿辰的庆典,也就在我们无数次的电话中日渐成熟。
我提前回到家里,从宴请的亲朋好友名单的拟定、酒店的落实、寿碗的制作、庆典的仪式,都做了精心准备。
母亲说:“你们都到齐了,我想说几句话。”
“那是肯定的,您老是当天的主角啊。”我拍着母亲已经松驰的手臂,告诉她该讲些什么。
母亲说:“我主要想说说心里的感激,这么多年了,我们一家活得不容易啊。”
母亲的话让我的心一下子紧了起来。看来母亲这些天,并不轻松,她的还很清晰的脑子里,沉浸在对过去几十年的回忆之中。
我不敢看母亲眼睛,那双不知流过多少泪的眼睛里,藏着多少难以诉说的苦难。母亲真的老了,整个人好象小了一圈,母亲的眼睛也越来越小,在她生日来临的那些日子,母亲的眼睛里经常噙满泪水。
八十年来,母亲从未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过话,然而,我却有充分地理由相信,母亲一定会把内心的那份感激表达出来,我家的那些亲戚朋友们,一定会在她平凡的话语里,感受到母亲身上的骨肉亲情,有多么真诚。
按照家乡的规矩,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就要请至亲的人一起吃晚饭,最最重要的是吃长寿面。
那晚,母亲和父亲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子孙孙,都悉数到场。或许是我和妹离开老家时间太久,好多亲戚我们已经不认识了。母亲就给我们一一介绍,她心里清清楚楚。母亲记忆超常,哪家的孙子孙媳叫什么、做什么一点不乱。说实在的,母亲介绍的具体人物我并不太在意,我更在意母亲飞扬的神情。
我专注地看着母亲,心里热乎乎的,想着母亲一直这样该有多好。
生日当天,母亲同往日一样早早地起床,洗漱干净后,开始念佛。早晚念佛是母亲每日必做的功课。我注意到母亲今天念佛的时间比平日长了许多。母亲大字不识,佛经却烂熟于心。我想今天,她面对大慈大悲的菩萨,肯定又会有许多的感激。
母亲的内心一定不平静。
八十岁,对于母亲来说,不是弹指一挥间,是煎熬和苦渡。
八十年的岁月,赋予了母亲太多的苦难和不能承受的痛。幸运的是,母亲带领着我们,一路不回头地走过来了。
我从厨房出来,看到母亲端坐在沙发上,看着父亲的遗像。我知道母亲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想念我的父亲了,我立马转过身来。
然后,我听到母亲浅浅的唉叹。
母亲一向爱好,生日时,她穿了件红底白点的真丝短袖,满头的白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母亲精神灼灼地出现在酒店。
庆典场面非常热闹。亲朋好友争先领取寿碗,一则表示对母亲的尊重,二则也希望给自己沾点寿运。寿碗上写着母亲的名字和八十寿辰,下面是祝福的话语。这可能也是老家的规矩,凡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称高寿了,生日时都要毫不吝啬地遍发寿碗。
仪式是我大哥主持的。他首先请出了母亲。我和妹把母亲扶着上了台,母亲就端坐于台上。二哥代表我们兄妹发言,祝福母亲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接着他把我们兄妹一家一家地向各位亲朋好友做了介绍,然后四辈人全部围站在母亲的周围。
母亲的脸上泛着红光,儿孙满堂让她非常满足。
一位老街坊作为嘉宾代表发言,让在坐的每一位来宾都感慨万千。他说,老郭(我母亲姓郭)是一个坚强的母亲,几十年了,我们看着她是怎么走过的。在哪些艰难的岁月里,她一人带着几个孩子艰难度日,不离不弃。而今,孩子们个个都有出息,不容易啊。我们祝福老郭硬硬朗朗地活到120岁。
母亲显然有些激动,大哥还没有请她发言,她已经站了起来。
我立即把话筒递到她面前。母亲的手有些颤抖,她说,各位亲朋好友,我郭老娘能活到今天,能享受到今天的幸福,真是太不容易了。今天我要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几十年来对我和我们全家的关心,谢谢你们顶着这么大的太阳,来参加我的生日,谢谢了!
母亲话毕,来宾们都站起来用掌声回敬。
开席了,母亲几乎没有吃什么东西,来宾们轮着给她敬酒,说祝福的话语。母亲眼里没有大小尊卑,凡是来给她敬酒的,哪怕是小孩子,她都要站起来接受人家的祝福。
好多家庭都要求和母亲合影,并把小孩交给母亲,母亲都非常慈祥地把孩子抱在怀里,满脸的笑容。
我想这也体现了母亲的仁义之处。
母亲有高血压,我的手袋里装着药,我一直很紧张地站在母亲的身后。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母亲一直都精神灼灼,神采飞扬。
祝福母亲健健康康,长寿再长寿一点,让我们永远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