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要讲的话题是“知耻而后勇”。
世界之大,勇者当头。自不知耻,何以为勇?“耻”是人们千避万讳的字眼,但也是人生中踏上成功的必经之路。
清末学者朱起凤,曾因弄不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可以通用,结果误批了学生的作文,受到了人们的耻笑。从此,他发奋学习,收集了三万条词语,著成了300万字的《词通》。后来,这本书成为人们学习古文的必备工具书之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总会暴露自己的许多缺点,有时甚至犯可笑的错误。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由于阅历浅,经验少,读的书不多,为人处事及学业上的这类事更容易发生。比如做错了事、上课当众读了错别字,与同学们谈论历史人物的时候张冠李戴,写作文时文不对题……这些,或许会引起同学们的嘲笑。
嘲笑同学犯错,当然不应该;但自己假如出了错受到嘲笑时,又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应该“知耻”,即以此为“耻辱”。应该认识到,因为个人修养未到家,因为学习还不够专注扎实,导致了做错事、说错话,答错题等等,这虽然很难避免,但这的确是一种耻辱,对些,绝不轻易原谅自己。然后,还要把各种嘲笑、讽刺、挖苦化为自己不断改进的动力,积极纠正差错,深入反思原因,力争“不迁怒,不贰过”,并以此这契机,以更踏实的态度,发愤学习。
同样的,当我们在考试中遇到挫折,成绩不如意时,我们也不应该随随便便的原谅自己,一定要记取教训,再从失败的地方站起来,一定要比别人多一分钟的背诵,多一分钟的认真听课,多一分钟的练习,因此比别人多一分的进步希望,坚持不放弃,直到最终的最大成功。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知耻而后勇”这句话的意思。
一个人如果将修养上和学业上的各种差错视为必然,漫不经心,而不是以之为耻,觉得非改不可,那他改进自己的动力就会不足,从而便自已限制了自已的发展。能“知耻而后勇”者却将每一次的错误,化为进步和机会。
让我们把它当成座右铭,来激励自己不断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