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仰秦之沧桑,汉之霸气,元之宏伟;慕,慕魏晋之清淡,唐之雍容,宋之凄美,明清之高贵。念,念他们马蹄上呐喊的英姿飒爽,爱他们红尘滚滚中的低吟浅唱、柔情万丈。一代一代的文人用手中的生花妙笔谱写出了华夏永不褪色的辉煌--国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国学,是牙牙学语起便从未停止诵读的明媚与开朗。花前,月下,凉亭中,是爷爷苍劲的声音与恬然的微笑。“床前明月光……”另一张小脸却愁容满面,“爷爷,怎么还有,我不是背过《悯农》了吗?”爷爷开怀,脸上带着骄傲的神色。“这些都是先人留下的宝贝,又怎会仅只这几首,慢慢领略吧!”“那爷爷给我讲这首诗的故事好不好?”那时候太小,只认为国学就是厌人的背诵,和爷爷嘴中无穷尽的故事。那时国学于我就是一张虚无缥缈的网,像是束缚,又好似从未存在。
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
只怪指缝太宽,时光太短,总角之年,匆匆而跃。我开始为司马迁为李陵辩护,遭酷刑,而后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故事流泪,而去细研《史记》,感受作者的坚毅与心酸。为陆游唐婉凄美的《钗头凤》而心伤,敬佩于岳飞的忠心豪情,李太白的浪漫情怀,杜甫的悲天悯人。我疯狂地阅读名篇名著,想以华夏民族大浪淘沙后遗留下的精粹来充实自己的国学底蕴。为国学中的故事或哭或笑,感觉自己在与先人名士交流对话,畅游于文学的海洋。那时国学于我是享受不尽的精神盛宴,而我便是一个饕餮。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随着国学的魅力在我心中愈燃愈烈、如火如荼,不忍从书的海洋中抽身片刻,而自己却仅仅活在书的滋润中,仿佛与世界都格格不入,对自己前进的方向感到怀疑,却在吃饭时不觉吟出“江米如珠井水淘”,“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才发现,自己苦苦追觅的国学其实就在自己身边——一花一木,一草一树,都蕴含着国学之中。国学这时于我便是一切,既是心中的一切,又是身边的万物。
在春光中,我惊异于百花的清秀浪漫;夏日里别样红的映日荷花乱了我的眼;秋风中,看窗外晴空一鹤排云上,清爽的感觉漫至全身;冬天暖阳里,拈惹指尖一抹梅香,吟一句“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在岁月静好中感受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以名篇静心,以诗词取暖,简单着,明媚着,快乐着。陶然于这样的意境,独坐于岁月一隅,指尖流淌着阳光的美好,读着那些锦瑟年华的国学,将点滴的感悟融于水墨的清雅。
漫卷国学,年华也好似柔波中的一尾游鳞飞渡,阳光满屋,懂的心装着国学的一缕墨香,眷念愈发深沉,国学终将成为心中明媚绚丽的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