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本意是忧国忧民而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这种伟大、崇高的精神,不仅封建社会里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大臣需要,作为新时代的国家的主人翁的我们更需要。
战国时代,列国纷争,战火连天,老百姓颠沛流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孟子深感忧虑,提出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政治理想,要求统治者与天下人同忧同乐;海瑞一生两袖清风,关心百姓,无论是饥荒还是水灾,都时刻奋战在一线,冲风冒雨,亲劳胼胝;近现代的中国积贫积弱,列强环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孙中山先生为实现“天下大同”,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实行“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鲁迅先生忧虑国民精神的衰落,弃医从文,用他笔下的文章来唤醒沉睡的国人。像这些仁人志士,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僻处江湖,他们担忧的都是百姓,都是国家。
“先忧后乐”令人景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少数人口是心非,嘴上一套,行动一套。东汉少年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他却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的人天天装得忧国忧民,其实,“一家之不忧,何以忧天下?”你连给自己家人一个安定的生活都做不到,怎么去安定天下?怎么去“忧”天下?
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范仲淹尚且具有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当今具有社会主义道德的我们更应如此。倘若人人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来要求自己,并切实付诸行动,我们的国家何愁不富强,民族何愁不兴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