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语文分值增加,一些老师陡生迷茫:我们的语文课堂该怎样调整,才能担负起那沉甸甸的180分?其实,无论考卷分值是100,还是150,甚或180,语文教育的贵任与使命都不变,它的根依然深深、牢牢地扎在生活与文化的大地上。我们只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一、夯实语文基础
有一份针对16所高校2000名大一新生的调查问卷显示,目前中学生的汉语文字能力实际水平偏低,书面表达能力得分在60分以上的占54.2%,80分以上的只占4.4%,平均分只有58.3分。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偏低,表现在错字连篇、语句不通、口语表达不清楚,等等。由此可见,咱们的学生语文基础不扎实。造成这种“不扎实”的原因很多,其中,忽略母语的学习是一个重要原因。举一个例子,就“语法学习”而言,学生更关注的是英语语法的学习,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学生往往是从英语教学中学到的,而不是从语文学习中学到的。
所以,我们要夯实语文基础,规范语言的运用,切实地关注“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要让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得以充分的体现。
二、培养人文精神
古人云:“文以载道。”这个“道”究竟是什么?我认为,这个“道”应该是道德、道义、正义、伦理的意思。换成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人类良心、社会责任感。
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就说过,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从这个角度讲,语文,培养的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一种道德理念,是一种内在修养,是一种修身养德安身立命的能力。这些东西,单凭识记是无法完成的。老师们必须引导学生去阅读,去思考,要让学生们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思考人生,在不断的感悟与思考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文化品位和思想情趣。
三、养成阅读习惯
现在,由于多种媒体的出现,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也由于人们心态的浮躁,能静下心来进行书册阅读的人越来越少,所谓的“快餐文化”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导致的是阅读的浮躁,语文学习的浮躁,进而会导致整个文化的浮躁。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并且能够“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很多学校开展的“书香进校园”“经典进课堂”等读书活动,都是很有意义的。
四、激发探究意识
目前,有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原因是现在的语文教学方式过于模式化:僵硬的教学步骤,刻板的标准答案,千篇一律的教学用语……这种模式化教学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其实,语文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要求“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所以,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思考与兴趣。
刘兵,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长沙市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曾在中学任教20余年,发表文章100多篇,编撰、出版语文教学与教辅著作数十部。